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五节 。先秦。孟子。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无以供粢盛也。’汤使亳众往为之耕,老弱馈食。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夺之,不授者杀之。有童子以黍肉饷,杀而夺之。书曰:‘葛伯仇饷。’此之谓也。为其杀是童子而征之,四海之内皆曰:‘非富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归市者弗止,芸者不变,诛其君,吊其民,如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后来其无罚。’‘有攸不惟臣,东征,绥厥士女,匪厥玄黄,绍我周王见休,惟臣附于大邑周。’其君子实玄黄于匪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太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则取于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不行王政云尔,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
万章:战国时期齐国人,孟子弟子。 亳(bó):在今河南商丘北。葛:古国名,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放:放肆,放纵。 要(yāo):拦截。 葛伯仇饷:见今本《尚书·仲虺之诰》,饷:馈赠。 载:开始。 芸:通“耘”。 “有攸不惟臣”以下数句:见今本《尚书·武成》。攸,古国名。惟,为。篚(fěi),盛放物品的竹器。这里指把物品装在篚内。玄黄,这里指代布帛。休,美。 《太誓》:《尚书·周书》中篇名。 于:古国名,即“邘”。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
穷年一马望扶桑,东得省门身辄止。
簿书期会老纷纷,邂逅论心喜有君。
数日未多还舍我,相看愁思乱於云。
别谢师宰。宋代。王安石。 阊阖城西地如水,鸡鸣黄尘波浪起。穷年一马望扶桑,东得省门身辄止。簿书期会老纷纷,邂逅论心喜有君。数日未多还舍我,相看愁思乱於云。
定有清明日,晨昏恨久违。母应思子切,天似厌人归。
风雨随征盖,泥涂涴客衣。家贫连下第,乡梦逐云飞。
途中阻雨有怀。清代。王辰顺。 定有清明日,晨昏恨久违。母应思子切,天似厌人归。风雨随征盖,泥涂涴客衣。家贫连下第,乡梦逐云飞。
乍晴寒木里,风候近深秋。出户渺然望,长江迥欲愁。
墟烟遥吠犬,村响晚归牛。白首狂歌客,离居念旧游。
乍晴。明代。薛始亨。 乍晴寒木里,风候近深秋。出户渺然望,长江迥欲愁。墟烟遥吠犬,村响晚归牛。白首狂歌客,离居念旧游。
分手难言别,寸心争忍离。与君独不见,令我长相思。
落月忆眉宇,停云想鬓丝。计程骖驻后,转盼雁来时。
眠食欣增胜,平安可告知。得闲聊罢绣,消暑但凭诗。
处世求安拙,言情尽占痴。芜函将意寄,烟树绿低垂。
代书寄凤仪大嫂。清代。那逊兰保。 分手难言别,寸心争忍离。与君独不见,令我长相思。落月忆眉宇,停云想鬓丝。计程骖驻后,转盼雁来时。眠食欣增胜,平安可告知。得闲聊罢绣,消暑但凭诗。处世求安拙,言情尽占痴。芜函将意寄,烟树绿低垂。
愁心一倍长离忧,红树青山水急流。门外晚晴秋色老,不堪吟倚夕阳楼。
无题集唐句十首 其七。明代。童轩。 愁心一倍长离忧,红树青山水急流。门外晚晴秋色老,不堪吟倚夕阳楼。
遗经独抱卧溪山,屡挫文场意自闲。晚岁一官分虎竹,边城万姓迓熊轓。
时清何惮封疆僻,材骏谁云展布艰。浙上师模惭契旧,频行宁忍赠言悭。
送沈太守常之建水州。明代。钟芳。 遗经独抱卧溪山,屡挫文场意自闲。晚岁一官分虎竹,边城万姓迓熊轓。时清何惮封疆僻,材骏谁云展布艰。浙上师模惭契旧,频行宁忍赠言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