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节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十节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孟子说:「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的;行义,也是我所希望的,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么就牺牲生命,而去取义。生命是我所希望的,如果所希望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因此就不苟且偷生;死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的东西如果胜过了死亡,因此就不躲避祸患。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幹呢?从中可以生存的办法,却有人不用,从中能够躲避祸患的方法,却有人不用,因此可以看出,有比生命更让人想得到的,有比死亡更让人厌恶的。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心理,人人都有,只是贤德的人没有丧失它罢了。一筐饭,一碗汤,得到了就能活下来,得不到就会死,吆喝着给他,连过路的饿人都不愿接受;用脚踩后再给人,连乞丐都不屑接受。有人面对万钟的俸禄就不管是否合乎礼义,欣然接受。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为了住房的豪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宁愿去死都不肯接受的,现在为了住房的豪华而接受了;从前宁愿去死都不愿接受的,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宁愿去死都不肯接受的,现在为了自己认识的穷人感激我而接受了,这些不是可以不做的事吗?这就叫失掉了他的本性。」

欲:喜爱。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甚:胜于。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偸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 如使:假如,假使。 莫:没有。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衹、不仅。非,不;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心:思想。 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喫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喫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喫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穷乏者:穷人。 得我:感激我。得,通「德」,感激。 乡,通「曏」。 与:通「欤」。 已:停止。 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此节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蒋陵南望越山长,旅舍相依爱二方。泽雾几年成豹采,风飙今日待鹰扬。

尘途谁辨安邦手,藿食频回济世肠。块垒未平聊纵酒,如卿端许预吾狂。

()

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

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

()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

双鱼昨寄平安。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

风驱雨压无浮埃,骖騿千骑东方来。

胜游公自辈王谢,净社我亦追宗雷。

岷山楼上一徙倚,如地始辟天初开。

廓然眼界三万里,山一螘垤水一杯。

世间幻妄几变灭,正自不满吾曹咍。

丈夫本愿布衣老,达士讵畏苍颜催。

君看神君岁食羊四万,处处弃骨高成堆。

西山老翁饱松麦,造物赋予何辽哉!

()

朝廷入忘返,冠盖如云屯。

贤哉贵公子,独以民社言。

西台出命书,落笔波涛翻。

东台典封驳,坐惜日月奔。

试剧得上蔡,高卧强东藩。

早岁独多麦,时雨如倾盆。

铃轩省鞭潏,幕府多壶樽。

逡巡文字乐,斥去簿领烦。

赐环行当至,坐席恐未温。

三槐日成阴,富贵属曾孙。

()

湖上清游乐有余,玉山未倒不须扶。

后堂深处无人到,尚许鸱夷托后车。

()

龙种何人为写神,空群意气绝风尘。略施羁靮愁难驭,欲辨骊黄恐失真。

十二天闲才有几,三千騋牝总无伦。蹑云追电寻常事,看取鸣鸾曲水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