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二节 。先秦。孟子。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沼:大的水洼,相当于池塘、水池。 所引的是《诗经·大雅·灵臺》,写周文王兴建灵台、灵囿、灵沼而庶民相助的盛况。 灵台: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子来:像儿子为父母效劳那样来帮忙。 麀(yōu):母鹿。鹿:指公鹿。 攸:同「所」。 濯濯(zhuó zhuó):肥硕而有光泽的样子。 鹤鹤:羽毛洁白的样子。 於(wū):语气词,表示叹美。 牣(rèn):盈满。 时日:这个太阳,指夏桀;时,这。 害(hé):何,何时。 丧:毁灭。 予及女(rǔ):我和你;女,通「汝」。《汤誓》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的是商汤讨伐夏桀时的誓师词。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十月阳春尚未过,宾朋欢宴畅如何。岁寒益润乔松色,心寂难翻古井波。
三不名斋尤悔寡,九如祝嘏颂声多。芝兰玉树亭亭立,会看莱衣奏雅歌。
次韵和周君雪昆生日诗二首 其二。清代。祝廷华。 十月阳春尚未过,宾朋欢宴畅如何。岁寒益润乔松色,心寂难翻古井波。三不名斋尤悔寡,九如祝嘏颂声多。芝兰玉树亭亭立,会看莱衣奏雅歌。
西北羽书急,半夜渡湟水。上将受钺出,壮士把弓起。
天王跪推毂,四海尽雪耻。杀气入匈奴,万里地色紫。
雕戈插犀甲,铁勒封马齿。平生百战身,常拟一日死。
八咏 其二 军戎。明代。祝允明。 西北羽书急,半夜渡湟水。上将受钺出,壮士把弓起。天王跪推毂,四海尽雪耻。杀气入匈奴,万里地色紫。雕戈插犀甲,铁勒封马齿。平生百战身,常拟一日死。
与客相从谒谢公。芝田绛节拥仙翁。数枝桃杏斗香红。
醉眼斜拖春水绿,黛眉低拂远山浓。此情都在酒杯中。
浣溪沙(青田赵宰席间作)。宋代。姚述尧。 与客相从谒谢公。芝田绛节拥仙翁。数枝桃杏斗香红。醉眼斜拖春水绿,黛眉低拂远山浓。此情都在酒杯中。
帆影比鸥迟,溪上柳花风软。闲理半床茶具,任船随溪转。
一春不听雨声哗,桥峙水痕浅。梦入菰蒲深处,共湖云低展。
好事近 芦芽茁岸,杨花坠溪,舟过东淘时见此景。清代。蒋春霖。 帆影比鸥迟,溪上柳花风软。闲理半床茶具,任船随溪转。一春不听雨声哗,桥峙水痕浅。梦入菰蒲深处,共湖云低展。
千仞山头更有山,一山去后一山还。
林峦有路春回绿,仙洞无人夜启关。
岫列千屏森葆卫,石藏五色像形颜。
举头待向峡中望,见说青天近一斑。
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宋代。袁说友。 千仞山头更有山,一山去后一山还。林峦有路春回绿,仙洞无人夜启关。岫列千屏森葆卫,石藏五色像形颜。举头待向峡中望,见说青天近一斑。
数点寒鸦日又西,转寒天色易凄迷。
青山半出烟涵郭,红叶乱流霜满溪。
半壁秋灯吟对影,故园夜雨梦扶犁。
山人饱听农歌卧,但愿年丰谷价低。
秋晚书怀。清代。吴学礼。 数点寒鸦日又西,转寒天色易凄迷。青山半出烟涵郭,红叶乱流霜满溪。半壁秋灯吟对影,故园夜雨梦扶犁。山人饱听农歌卧,但愿年丰谷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