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四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七节 · 四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之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达到这种境地啊。希望先生帮助我,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然不聪明,但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财产却有坚定的心志,只有士阶层能做到。至于老百姓,要是没有固定财产,也就不会有坚定的心志了。一旦没有坚定的心志,就会胡作非为,什么都干。等到犯了罪去惩罚他,这就等于张网捕捉老百姓。哪能有仁德的君王在位,却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能的君主统治,规定百姓的产业,一定让他们向上可赡养父母,向下可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时能一年到头吃饱饭,收成不好的年头不至于饿死。这之后再引导他们追求善,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现在管理国家,弄得老百姓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老婆孩子,收成好了受苦,收成不好难免饿死。活命都还来不及,哪有闲功夫讲求礼义呢? “大王如要试一试,何不从根本处入手呢?五亩大的宅院,房前屋后种植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绸了。鸡狗猪等家畜不失时机地畜养起来,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百亩大的农田,不去妨碍农夫适时耕种,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免于饥饿了,认认真真地办学校,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来教导子弟,须发斑白的老人就不必背着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老年人都有绸缎穿,有肉吃,老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的,是从没有过的事。”

惛:神志不清,思想混乱。是:这。 恒产:长久经营的产业。恒心:坚定不变的信念。 放:放荡。辟:同“僻”,与“邪”同义。侈:不依制度,胡行乱为。 罔:同“网”,作动词用,陷害。 制:规定,订立制度、政策。 仰:上。俯:下。畜:养。 乐岁:丰年。凶年:荒年。 驱:驱使。“之善”的“之”:往,向。轻:易。 惟:仅只。不赡(shàn):不足,不及。奚暇:怎么顾得上。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苔雨初乾。窗日犹寒。独自凄凄无一事,但凝伫空帘。

低徊深院,徙倚回栏。又是去年时候,魂欲黯、梦将残。

怎有限、韶光无限怨,为杨柳情牵。桃花命薄,梅子心酸。

()

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尘。

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

太原李,继忠襄。京兆李,王咸阳。唇齿相依势相望,搆谗煽虚撼金床。

王纲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关中伐太原。

大丞相,偏将军,士马百万蹂燕云。国已墟,关来从。

尉之陀,窦之融。

()

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

直到起来由自殢。向道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

()

先后客无约,寒窗注夕阳。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

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于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

()

.余初不识德占,但闻其初为吕惠卿所荐,以处士用。

元丰五年三月,偶以事至蕲水。

德占闻余在传舍,惠然见访,与之语,有过人者。

是岁十月,闻其遇祸,作诗吊之。

美人种松柏,欲使低映门。

栽培虽易长,流恶病其根。

哀哉岁寒姿,肮脏谁与伦。

竟为明所误,不免刀斧痕。

一遭儿女污,始觉山林尊。

従来觅栋梁,未免傍篱藩。

南山隔秦岭,千树龙蛇奔。

大厦若果倾,万牛何足言。

不然老岩壑,合抱枝生孙。

死者不可悔,吾将遗后昆。

()

弭节齐安郡,孤城百战残。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

剑卧冲星斗,珠玑照海涯。籋云梢骥足,擘水拔鲸牙。

议论轻馀子,文章自一家。堂堂楚云梦,给札赋雄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