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十节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十节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孟子曰:“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虽然,仲子恶能廉?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者也。夫蚓,上食槁壤,下饮黄泉。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是未可知也。”
曰:“是何伤哉?彼身织屦,妻辟纑,以易之也。”
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盖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於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鶂鶂者为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於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
匡章说:“陈仲子难道不是个廉洁的士人吗?住在於陵,三天没吃东西,饿得耳朵听不见,眼睛看不着。井上有个李子,被金龟子吃了大半,他爬过去,取来吃了三口,耳朵才听得见了,眼睛才看得着了。” 孟子说:“在齐国的士人中,我一定把陈仲子当作大拇指。尽管这样,仲子怎能算作廉洁呢?要扩充仲子的操守,那一定得当蚯蚓才可以。蚯蚓,在地上吃干土,在地下喝黄泉水(一切都不求人)。仲子所住的房子,是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建筑的呢?还是盗跖那样的强盗所建筑的呢?所吃的谷米,是伯夷那样廉洁的人所种的呢?还是盗跖那样的强盗所种的呢?这都是很难说的。” 匡章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亲自编织草鞋,他的妻子绩麻练麻,用它们来换取生活用品。” 孟子说:“陈仲子,是齐国的大家族。他的哥哥陈戴,从盖邑得的俸禄有几万石。他把哥哥的俸禄看作不义之禄而不吃,把哥哥的房屋看作不义之室而不住。避开哥哥,离开母亲,住在於陵。有一天回家,有个人送给他哥哥一只活鹅,仲子就皱缩着眉鼻说:‘哪里用得着这个嗷嗷叫的东西?’过些时候,他的母亲杀了这只鹅,给他吃。他的哥哥从外面回来,说:‘这就是那嗷嗷叫的东西的肉呀。’仲子出去吐掉了。母亲的东西不吃,妻子的东西就吃;哥哥的房子不住,於陵的房子就住。这还能算扩充操守吗?像仲子这样的人,只有变成了蚯蚓才能扩充他的操守呢。

匡章:战国时期齐国将军,曾率军拒秦,破燕,攻楚。 陈仲子:又称於陵仲子,战国时期齐国人,和孟子同时。 於(wū)陵:地名,在今山东长山南。 螬(cáo):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将:取。 巨擘(bò):大拇指。这里比喻杰出的人物。 黄泉:指地下的泉水。 辟:同“避”;绩麻。纑(1ú):练麻。辟纑指将绩过的麻搓成线。 盖(gě):地名,陈戴的采邑。 辟:同“避”。 频顣(cù):又作“颦蹙”,紧皱眉头,表示不高兴的样子。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

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

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鸟哢正交加,杨花共纷泊。

亲交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

瘦影相随九节筇,同袍无处觅行踪。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

洗钵泉通陈井水,开窗云度蒋陵松。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

()

烟雾空濛雪满山,溪行清绝不知寒。披云钓艇游仙去,激水风轮入画看。

野宿遗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多愁多病谁知者,强对清尊一破颜。

()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

水月婵娟。冰壶净,蓝田暖日生烟。玉山凤叫,难觅巧匠雕镌。

点笔休烦吴道子,白描合笑李龙眠。最天然。是观自在,参大乘禅。

谁知庄严色相,共只园象树,劫换华鬘。海南千叶,珠座示现无边。

群生魔难共忏,有万朵红莲礼白莲。无明境,证涅槃三昧,金石同坚。

()

东风初染海棠晕。好春色、花娇柳嫩。翠袖方倚垆,向甚处、寻如愿。

梦幻影泡露兼电。但俄顷、花飞人倦。有酒能忍颠,那更待、佳人劝。

()

晋朝城垒结愁云,播荡金舆此战氛。事去苌宏犹有血,时危繻葛不能军。

冥鸿物外谁当篡,野鹤鸡中故不群。西望山阳林竹尽,寒声萧瑟讵堪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