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二节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二节
滕定公薨。世子谓然友曰:“昔者孟子尝与我言于宋,于心终不忘。今也不幸至于大故,吾欲使子问于孟子,然后行事。”然友之邹问于孟子。
孟子曰:“不亦善乎!亲丧固所自尽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为三年之丧。
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于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丧祭从先祖。’”
曰:“吾有所受之也。”谓然友曰:“吾他日未尝学问,好驰马试剑。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于大事,子为我问孟子。”然友复之邹问孟子。
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听于冢宰。歠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
世子曰:“然。是诚在我。”五月居庐,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谓曰知。及至葬,四方来观之,颜色之戚,哭泣之哀,吊者大悦。


()
滕定公死了。太子对然友说:“以前孟子曾经同我在宋国交谈过,我心里始终没有忘记。现在不幸遇到了这大变故(我父王逝世了),我想请先生去请教一下孟子,然后才办丧事。” 然友到邹国去请教孟子。 孟子说:“不错呀。父亲的丧事是应该尽到自己的心意去办的事。曾子说:‘父母生前,按照礼来侍奉他们;死后,按照礼来埋葬他们,按照礼来祭祀他们,这样可以称得上孝了。’诸侯的礼,我没学过;尽管如此,我还是听说过的。守孝三年,穿着粗布缝边的丧服,喝着粥,从天子到平民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一样的。” 然友回去复命,太子决定实行守孝三年的丧礼。父老百官都不愿意,说:“我们的宗国鲁国的历代君主都没这么办,我国历代的君主也没这么办,到了您这里却违反规矩,不行的。况且《志》上说:‘丧礼、祭礼遵循祖宗的成例。’”他们又说:“我们是有所根据的。” 太子对然友说:“我以前没做过学问,喜欢跑马舞剑。现在宗室百官都不满意我,担心我不能竭尽孝道办好丧事,请您替我再向孟子请教。” 然友又到邹国去请教孟子。 孟子说:“是啊。但这是不能要求别人的。孔子说:‘君主死了,政务听命于冢宰,太子只得喝粥,面色深黑,就临孝子之位便哭,大小官吏没有人敢不悲哀,这是因为太子带了头。’上面爱好什么,下面一定爱好得更厉害。尊贵者的德行,像风;卑微者的德行,像草。草上有风吹过,一定随之扑倒。这事全在太子怎么做。” 然友回去报告。 太子说:“是。这件事的关键的确实在于我怎么做。” 太子在丧庐住了五个月,没有发布任何政令。百官和族人都赞成,称道太子懂礼。到了举行葬礼的时候,四方宾客都来观礼,太子面容悲戚,哭声哀伤,使吊丧的人非常满意。

滕定公:滕文公的父亲。薨:侯王之死称“薨”。然友:滕文公做太子时的师傅。 自尽:指主动地尽孝心。 “曾子曰”数语:见《论语·为政》,本来是孔子对弟子樊迟说的话。这里引为曾子所说,大概曾子曾经以此教导弟子。 齐(zī)疏之服:粗布所制,缝了衣边的丧服。齐,缝衣边。疏,粗,指粗布。飦(zhān):同“饘”,稠粥。粥:稀粥。 三代:夏商周三代。 父兄:指与滕文公同姓的老臣。百官:指与滕文公不同姓的百官。 宗国:宗主国。滕国和鲁国的始封祖分别是叔绣、周公,都是文王之子,而周公为长,所以滕国称鲁国为宗国。 《志》:史书。 冢宰:百官之长,后代称为“宰相”。 歠(chuò):饮,喝。 尚:加。 庐:专供居丧时所住的房子,形制简陋。 知:知礼。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银汉斜倾玉漏残,钗虫熠熠照清寒。最怜今夜下弦月,一半娑婆树不完。

()

家住南城水竹涯,乘秋行乐未尝亏。

轻寒气候我自家。半醉光阴人莫知。

信马天街微雨后,凭栏僧阁晚晴时。

十年美景追寻遍,好向风前摘白髭。

()

堕甑谁能顾,虚舟进所如。

无涯身世事,有味圣贤书。

发短犹禁栉,园荒可废锄。

莱衣幸无恙,何必问其余。

()

壮图今若此,随牒岂辞劳。沧海怜孤剑,青春感二毛。

沙明残雪迥,河断陇云高。未必逢知己,愁心正郁陶。

()

饕鸱甘腐鼠,仰视嚇鹓雏。鹓馈有竹实,彼鸱安得知?

天生物惟万,物物性不齐。持海语井蛙,持天语醯鸡。

徒烦告者劳,终受听者嗤。圣人物万物,不与物性违。

使鸟宅深林,使鱼室深池。是之谓物化,毋失化者机。

惟物有蠢灵,惟人有智愚。治君子以德,治小人以威。

物物性不齐,何用多言为?

()

秋高天阔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乡。

重阳正当风雨近,三径故应松菊荒。

酒酣耳热狂无益,江空目短愁何长。

青山在望有晴日,我欲振衣千仞冈。

()

池上新亭好,凭阑引兴长。朝晖生草色,天影落波光。

雨过凫鹥乱,春明杜若香。为怀江谢趣,清梦绕西堂。

()

金母防閒贮绛宫,石城烟水戏鱼通。丝抽园客心还乱,竹写湘娥泪亦工。

匏叶春舒迷鷕雉,土囊秋启怯雄风。革言尚未闻三就,木落寒宵倚断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