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四节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四节
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矢而后反。”
()
逄蒙向羿学习射箭,完全掌握了羿的本领,心想天下只有羿超过自己,于是杀了羿。孟子说:“这事也有羿的过错。” 公明仪说:“好像没有他的过错吧。” 孟子说:“过错不大罢了,怎能说没有过错呢?郑国派子濯孺子攻打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拿不了弓,我必死无疑了!’向给他驾车的人问道:‘追我的是谁呢?’驾车的人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死不了了。’驾车的人问道:‘庾公之斯是卫国擅长射箭的人,先生却说我死不了,什么意思?’子濯孺子回答道:‘庾公之斯是向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交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人。’尹公之他是向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他所交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人。’庾公之斯赶到了,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拿不了弓。’庾公之斯便说:‘我是向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向先生学的射箭。我不忍心用先生的本领反过来伤害先生。尽管这样,今天的事,是君主的公事,我不敢不办。’于是抽出箭,在车轮上敲了几下,把箭镞去掉,发射了四支后便回去了。”

逄(páng)蒙:羿的学生、家众。羿(yì):擅长射箭,篡夏自立,逄蒙助寒浞杀羿。 子濯孺子:郑国的武将。庾公之斯:卫国的将领。 尹公之他:卫国人。 端人:正派人或正直的人。 金:指箭镞。乘矢:四支箭。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

()

选胜南郊结草堂,幽清绝似午桥庄。

林鸠唤雨山光暝,畦稻舒花水气长。

携酒秋清观纳稼,杖藜春晚看条桑。

粢盛献享修祠罢,合族筵开乐未央。

()

杖履信所适,溪流忽溅溅。行入武陵村,偶入桃花源。

划然见华屋,佛界开青莲。匆匆伊蒲馔,一饷腹果然。

同游得吾党,旷达真能贤。董何韵俱胜,欲拍诸阮肩。

两王亦豪举,一掷常万钱。周郎秀眉宇,要是佳少年。

众中兀老子,少味亦寡言。困眠借僧榻,自嘲边腹便。

平时所怀人,磊落星辰悬。会合不易得,兹游岂非天。

重来恐寡伴,独访祖师禅。

()

王郎东使年,金绯照云海。馀辉贲园芳,岁晚犹采采。

()

百战徒劳八岁兵,秦民失望霸图倾。

沐猴不免当时笑,戏马空传此日名。

故垒萧萧连泗水,寒山簇簇近彭城。

行人回首荒台上,啼鸟凄凉学楚声。

()

蟠纡垂鸟道,苍翠削芙蓉。坐可依危石,行将驻短筇。

寒深千片竹,霜老一枝松。甃草枯残水,空潭已化龙。

()

藤山梅万树,冬尽一齐开。粉面怀人瘦,香魂入梦来。

翠微将失色,玉屑渐成堆。昨得花神檄,迟君共举杯。

()

行路少年知不知,襄阳全欠旧来时。

宜城贾客载钱出,始觉大堤无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