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初

魏初

魏初,字太初,号青崖。元代宏州顺圣(今张家口阳原东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初(约公元一二六四年)前后在世,年六十一岁。好读书,尤长于春秋;为文简,而有法。少辟中书省掾吏,亲老告归,隐居教授。中统起,为国史院编修寻擢监察御史,疏陈时政,多见赏纳。官至南台御史中丞。初著有《青崖集》五卷,《四库总目》非独以文章贵,又足补史阙。《元史》有传。
►(320篇诗文) 

人物生平

  魏初是金末翰林修撰魏璠的从孙,魏璠曾被元世祖征聘到和林问策,向元世祖推荐名士60多人。逝世后,谥号靖肃。

  魏初爱好诵读诗书,尤其擅长于朗诵《春秋》,朗诵起来激情饱满,铿锵有声。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朝廷刚刚建立中书省,就征聘他为椽史,兼执掌文书记录。不久,因祖母年迈而辞去官职,隐居乡下教授诗书。

  当时,朝廷下诏,令左丞许衡、学士窦默以及京师的各位儒士各自陈述历史所记载的前代帝王的嘉言善政,挑选进宫侍读之士。主管部门举荐魏初前来应诏,元世祖敬重魏璠的声名,把他和古代忠直之臣相提并论,询问得知魏初是魏璠的后人,感叹勉励很久,于是任命魏初为国史院编修官,不久又官拜监察御史。他上任后马上上书朝廷:所谓法,乃国家管理天下的有力工具,而御史台正是维护国家法制威严的部门。如今国法还没有制定,各部门办事没有法律可依据,当务之急,朝廷应该马上组织人员参酌修订,然后颁行天下。

  元世祖曾经在上都行宫宴请群臣,席间下令:如果有谁不能满饮大杯的,就把自己的帽子衣服脱了。魏初上疏说道:“臣听说君主就好像天,臣下就好像地。尊卑之礼仪,不可不严肃对待。现在朝廷内有太常,有史官,有起居注,来规范典制礼仪,记录朝廷言行;朝廷外有高丽、安南的使者入朝进贡,来观摩我中原大国的礼仪。昨天臣听说陛下赐宴给大臣时威仪不太严谨,这实在不是尊朝廷、正上下的应当之举。”条陈上奏之后,元世祖欣然采纳,并宣谕身边近臣,从此以后不要再有类似举动。

  当时,襄樊地区还没有攻下来,军队招募百姓为兵,有人奏请从大兴开始招募。魏初进言说道:“京师乃天下之本基所在,关键要使它殷富昌盛。现在刚刚建国不久,怎么可以轻易骚乱扰动呢?”于是朝廷下令免除招募大兴之兵。魏初又进言道:“依据旧例,平常的参官各州刺史,刚上任三日,就要举荐一人来代替自己。况且监察风纪的官职与一般官员不一样,臣奏请从今往后,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年,必须举荐一人代替自己。对所举不当之人进行惩罚,这样,不仅可以砥砺风节,也可以为国家选取优秀人才。”他举荐劝农副使刘宣代替自己,自己则出任陕西四川按察司事、陕西河东按察副使,后入朝担任治书侍御史。此后,魏初又以侍御史的身份在扬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后被擢升为江西按察使,不久又官拜侍御史。后到建康,被任命为中丞,逝世于任上,终年61岁。

记当年分陕,拥飞盖、入长安。把渭北终南,秦宫汉阙,都入凭兰。追随大浑几日,又嘉陵山色上征鞍。杨柳离亭痛饮,梅花乐府新翻。一封丹诏五云间。全晋动河山。看匹马横秋,弦轰霹雳,虎卧斑斓。生平此心耿耿,道君恩未报敢投闲。袖里升平长策,春风咫尺天颜。

()

读彻闽人痛哭诗,风流遗爱见新词。伤心御史青骢马,今日行行避有谁。

()

不为良相愿为医,落落胸中亦自奇。一片活人心思在,百年名笔有真知。

()

宝殿光辉记昔游,川原风物入悲愁。儿时曾识东园老,弹指中间到白头。

()

广寒秋颖雪离披,汤沐中书旧有期。千古管城今乐地,未应人笑是书痴。

()

万事乘除不可期,此行休怪到家迟。千山万水秋光里,尽是君家得意时。

()

春草坡前万马尘,麝香犹带荔枝新。思量前日盘中舞,含笑君王是路人。

()

有志明时竟不伸,士林公议惜斯人。秋风断雁从谁托,老木清霜见本真。

草草杯盘千里别,悠悠天地一丘尘。题诗忘却伤心处,为是传家有凤麟。

()

碧湖老子识朝贤,白璧明珠有此篇。青眼相看岂虚语,不妨收是买山钱。

()

人歌人笑上茶园,花淡花浓隔稻田。十日按行秋色里,画图才出武陵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