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常

马祖常

马祖常(1279~1338)元代色目人,回族著名诗人。字伯庸,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马祖常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337篇诗文) 

人物生平

  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卒于元惠宗至元四年,年六十岁。(元诗选小传云:至正四年卒。此从元史本传)。其祖宗系雍古部(蒙古汪古都部,今内蒙集宁附近)人,先世为雍古部贵族,聂思脱里派(基督教中国景教派)信徒。高祖锡里吉思是金代凤翔兵马判官,为国捐躯,死后封恒州刺史,子孙按照以官为姓的惯例改姓马。曾祖月合乃,随从元世祖忽必烈攻宋,留居开封,累官礼部尚书。父润,同知漳州总管府事,移居光州,任光州监军。

  马祖常,在7岁时,就知道求学,得到点钱就用来买书。10岁时,烛火引起失火,引燃房屋,但他不慌乱,频频取水灭火。大伙议论纷纷,都认为不一般。长大后,他笃实求学,由蜀中儒学家张摐传授学业,他常提出不少质疑,很受老师器重。元仁宗延祐初年,刚恢复科举,他在乡、会两次考试时,皆中第一。廷试为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官职做到御史中丞官。与袁桷、王士熙等互相切磋文字,相交甚密。

  是时,仁宗在位已久,独居东宫常饮酒过度,不理朝政。马祖常上书奏请元仁宗:“以天地祖宗为重,御正衙、立朝仪,御史执简,太史执笔”提出十五件事,一一说明,屡屡建议。不久,成为皇太子慎简的师傅。又上奏,弹劾丞相铁木迭儿十大罪状,元仁宗震怒,一下撤掉他的宰相官位。后来,又上奏,说泰州地动山摇是由于“在野有当用不用之贤,在官有当言不言之佞”。指出贤才人士皆家居等。又因奏疏而降罪。多次因弹劾、举荐获罪,可知马祖常“荐贤拔滞,知无不言”。不久改任宣政院经历,一月有余,辞职归乡。而后,又起用为社稷署令,改任开平县尹。由于奸臣当道,马祖常退隐潜居光州。奸臣死,马祖常又任翰林待制。泰定年间,立太子,马祖常担任典宝少监、太子左赞善官职,不久,任礼部尚书兼翰林直学士,因老人去世,在家中守丧数年,复出做官,再任礼部尚书、右赞善,不久又辞官归乡。

  天历元年(1328),马祖常入礼部任职,两次知贡举,一次读卷官,当时人称马祖常选拔得当,为国家挑选出大量人才。后升为参议中书省事、南台中丞。元统初年,马祖常拜治书侍御史中丞、经历枢密副使。马祖常辞官归光州。后又派遣他出任江南、陕西行台中丞,马祖常以有病在身推辞,没有前往。至元四年三月,马祖常去世,年60岁,官至礼部尚书、枢密副使。赠摅忠宣宪协正功臣、河南行省右丞、上护军、魏郡公,谥号文贞。祖常初娶常州录事判官之女索氏,又娶河南镇守千户和尚之女怯烈氏。子二人,任行省检校官及秘书监著作郎等职。

灵河七夕巧云稠,坠露声清夜得秋。

月冷桂花飘左界,山寒荔子落东瓯。

人怜纨缟裁衣袂,谁借蒲葵剪扇头。

竹影近窗砧杵急,梦随南客问行舟。

()

早春天气半晴阴,坐隔宫墙望上林。御水有波皆浴凤,官桥无柳不拖金。

相风竿直青云近,井干楼高绿雾深。朝路暮归尘更合,五方调马出骎骎。

()

十五读古文,二十舞剑器。驰猎溱洧间,已有丈夫气。

裹粮上嵩高,灵奇发天秘。烨烨三秀芝,为我擢粲翠。

空青丹银品,伏龟镂文贝。骈罗星辰精,附丽日月会。

紫凤友朱鹭,翩翩剧翔戏。飞阁舒鸟翼,悬泉泻珠琲。

磨崖见古刻,应是列仙记。扪萝欲登观,苔滑阻凌厉。

烟霞荟蔚隮,雾雨萧飒至。余时戴箨冠,绿壁照缟袂。

檀栾有磐石,真人每同憩。北临黄河水,浊流触天沸。

蛟龙逐鼋鼍,鳞介满水裔。冲波崩金堤,万夫废穑事。

官家忧其劳,玉马岁沉祭。江淮画鹢船,夜上歌嘒嘒。

鱼盐不直钱,寡妇岂拾穗。酿酒相呼饮,颠倒再拜跪。

中心忘嗔诃,纵谈诋汉魏。三十能歌诗,鄙薄雕虫技。

不肯学仕宦,慷慨负高义。持钱送酒家,觞至即一醉。

羹芼嶰谷笋,饭煮山阳穄。峨冠拟鲁儒,短衣真楚制。

远行探禹穴,六月剖丹荔。巫峡与洞庭,彷佛苍梧帝。

三吴震泽区,幼妇蛾眉细。唱歌搅人心,不可久留滞。

沿淮达汶泗,摩挲泰山砺。圣乡有亡书,求道亦容易。

童子操觚牍,价重麒麟罽。京国天下雄,豪英尽一世。

舞羽肃文教,櫜甲饰武备。马迹见腾尘,车辙闻戛轊。

翚骞天观起,鳞杂井屋缀。千亩开灵潢,驯象浴其汭。

我皇拓文场,群髦咸战艺。汩予黔娄生,言辞罔絺绘。

但幸晁董死,收拾在等第。胪传下阊阖,恩泽承滂沛。

春云覆林塘,杂花悬火齐。词垣正舒华,吹竽独无喙。

执笔御史府,羞缩如牡蛎。弹评则春秋,龃龉失剞劂。

问俗西夏国,驿过流沙地。马齧苜蓿根,人衣骆驼毳。

鸡鸣麦酒熟,木柈荐乾荠。浮图天竺学,焚尸取舍利。

安定昆戎居,贪鄙何足贵。返途历邠岐,原田表古畷。

宛宛陶穴民,艰难谋树艺。骊山葬秦魄,茂陵迷汉竁。

《黍离》悲故宫,《脩竹》编清渭。日入狐狸骄,天阴螮蝀翳。

温泉山津阳,古瓦识唐字。关河隔山东,华岳秋更霁。

首阳饿夫薇,霜露已憔悴。铸牛挽浮梁,恍惚水所噬。

晋俗枣齿黄,冀马电蛇驶。井陉阨坤维,太行逼象纬。

煌煌日围近,赫赫天人瑞。田舍植汶篁,邮亭撷吴桂。

优游逢化国,俯仰咏乐岁。岂用百二险,自乃十一税。

北都上时巡,扈跸浮云骑。宴镐帐殿移,拜洛周庐卫。

岩空山樱繁,川曲红药腻。列障敕勒塞,万里静烽燧。

九节菖蒲良,贡篚充药饵。畴昔闭户居,耽读未见试。

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四十得俸禄,仅可给美饎。

谁能薄淮阳,不作鸿胪寺。简书畏怀归,弧矢示初志。

振鹭方擢质,冥鸿忽垂翅。感叹对囊萤,兴言友荷蒉。

谅非廊庙具,颇异市井辈。当曳邹阳裾,愿拥文侯彗。

()

缫丝车响雨来稀,罨画图中住翠微。村北村南桑扈叫,家前家后竹鸡飞。

青怜藤蔓春牵屋,绿爱荷盘夏剪衣。更忆江天家万里,行逢僧子借船归。

()

石甃冰澌古不消,广寒张乐喜闻《韶》。五防戏马春旗合,百队回龙晓仗朝。

阊阖门高承藻井,番禺县远贡鲛绡。年年载笔陪京道,题柱相如又过桥。

()

沧洲梅发月生波,屋角寒藤半挂萝。孤石隐林真似马,乱云渡水却如鹅。

步随野老逢人少,閒过邻家有酒多。转忆淮南粳稻熟,夜归冲雨借田蓑。

()

朱提仙印碧霞裳,赐履承恩自尚方。雨洒石坛苔锦滑,日穿油幌竹书光。

叶凫此日还沧海,汉鹄当年下建章。琪树万丛芝万本,江南归路水云乡。

()

蕊珠宫阙画云扉,么凤桐花白日飞。冰水藕丝清暑宴,偷桃方朔醉忘归。

()

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上京不是春光晚,自是天家日景迟。

()

丞相晨趋漏,元戎夜拓边。碧鸡崇汉畤,丹药监秦仙。

敢谓鳌头选,初逃虎口涎。柳词方濯锦,雪赋已抽绵。

艳艳金为屋,辉辉玉满田。客衣随楚制,乡梦逐吴船。

所赖三阶正,螭坳记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