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六节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六节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
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
孟子对戴不胜说:“你希望你的王学好吗?我明白告诉你。假如有个楚国的大夫在这里,要他的儿子学会齐国话,那么,让齐国人教他还是让楚国人教他?” 戴不胜说:“让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许多楚国人向他嚷嚷说话干扰他,即使天天鞭打他,逼他说齐国话,也不可能学到;带着他到齐国都城庄街、岳里这些地方住上几年,即使天天鞭打他,逼他说楚国话,他同样办不到。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让他住在(宋国)王宫里。如果住在王宫里的人,不论老少尊卑都是薛居州,王和谁去做坏事?如果住在王宫里的人,不论老少尊卑都不是薛居州,王和谁去做好事?一个薛居州,对宋王来说怎么样呢?”

戴不胜:孟子同时人,宋国的臣子。 傅:辅佐,教导。 庄岳:庄街、岳里,均在齐都临淄。 薛居州:宋国的臣子。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一拳浮玉,中流砥柱,茫茫烟水迷云树。年来两过未曾登,那知张祜题诗处。

南北横分,古今几度,拿舟三老随歌渡。歌声幸莫感伤人,江流一任人来去。

()

沽春闲觅酒人家,策杖林西日欲斜。小小溪桥篱半角,忍冬藤蔓树头花。

()

关西长虑独兢兢,万灶分屯感慨深。不易制如巫硖水,最难得是蜀人心。

拨灰忍见俱焚玉,铭鼎徐看小篆金。欲倚筹边开玉帐,共观城外柏森森。

()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千里寻月影,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疏。但看起灭处,此个是真如。

()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
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

()

都统开牙治,威仪比汉官。共和成宙合,馀怒及师团。

锦绣千人散,琅珰大吏冠。更留鞭血地,说付贼民看。

()

今年两度悬弧日,前后三句孰是真。千树老松生琥珀,灵光全已属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