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五节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五节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
梁惠王说:“我们晋国(魏国),以前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生您也知道的。(可是)传到我手中,东边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战死了;在西面被秦国夺去七百里土地;在南面又受辱于楚国。我深以为耻,很想替死在战场上的将士报仇雪恨。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方圆百里的小国也能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就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让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若)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是大王您的对手呢?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列为诸侯,战国时还被称为三晋,所以,惠王也称魏国为晋国。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公元前341年,魏与齐战,败于马陵,齐虏魏太子申,杀魏将军庞涓。 西丧地于秦七百里:惠王时,魏国曾屡败于秦国,被迫多次割地。 南辱于楚:惠王时,围赵都邯郸,楚救赵,取魏睢、秽之间七邑。 比:代替。壹:专一地,集中全力地。洒:与“洗刷”的“洗”同,报仇雪耻的意思。 省:俭省。税敛:税收。易:治理得很好。耨(nòu):除草。易耨:干净地彻底地拔掉田草,以免扰害禾苗。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天以晶华累尔形,千夫斂锷可曾停。

世间有器蒙鲜节,林下无辜受割刑。

斫坏孙枝难老大,摧残去榦易凋零。

退思禹贡周征日,未必如今税不征。

()

圣主从容问鬼神,当机一默重千钧。荼毗直下金门诏,火聚全彰净法身。

平地惊翻三世佛,等闲瞎却一城人。大悲愿力知多少,枯木花开别是春。

()

错向山中立看棋,家人日暮待薪炊。

如何一局成千载,应是仙翁下子迟。

()

殽函恃险竟何如,虎视乾坤归六虚。空向人间焚典籍,宫中尚有不韦书。

()

不觉行年七十近,忽惊卧病二旬多。绝胜明月清风夜,人在呻吟梦里过。

()

秋风海上已黄昏,独向遗编吊拜轮。词客飘蓬君与我,可能异域为招魂。

()

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罣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此山日夕浮桂气,见则何烦蜡屐游。

()

三河名郡郁如林,治行看君结主深。但使便宜长得请,守臣无意赐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