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676篇诗文)  ►(9条名句)

人物生平

生平阅历及主要著作
  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吏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 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历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煤田为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历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复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为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谥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英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曾几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亲属
  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长兄:曾弼,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进士,官至提举京西南路学事。
  次兄:曾懋,徽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三兄:曾开,徽宗崇宁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

官属邃中书,朝班高太府。陈卿棹臂去,偃仰一茅宇。

临池看鱼乐,坐树听鸟语。脩竹手所栽,薪萌争上土。

天开重新运,圣作万物睹。会合如风云,吹嘘者龙虎。

陈卿落闲处,问孰与为伍。毛颖传中人,渠侬适成五。

诗章出咳唾,流派考宗祖。仲严更献酬,胸次非小户。

览观不暇给,烂若花药圃。可畏韵险艰,浮梁袅相拄。

()

山衣重叠六铢轻,淡拂槐花染不成。

报答春工选何物,鹅儿黄酒十分倾。

()

治中长啸得石砚,乞与衰翁一笑开。小试松煤便终日,必知渠是下碞来。

()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住管城。

可惜不逢韩吏部,相从但说楮先生。

()

天将何物染江梅,白玉花成栗玉开。

一种暗香全似旧,小罂和雪送春来。

()

劝我行沽聒昼眠,看人烂醉买江天。

兴来亦欲提壶去,未有苏公乞酒钱。

()

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

子能来日铸,吾得且风炉。

夏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谈多转生睡,此味正时须。

()

我搴空门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壶,中有宝月寒。

四壁澹相对,安身一蒲团。

玲珑六窗静,竟日心猿閒。

时从禅那起,游戏于笔端。

当其参寻时,恣意云水间。

松风漱齿颊,萝月入肺肝。

政使不学诗。已见诗一斑。

况复用心苦,俗氛何由干。

今晨出数篇,秀色若可餐。

清妍梅著雪,圆美珠走盘。

乃知心镜中,万象纷往还。

皆吾所现物,摹写初不难。

谁能效我辈,造语出险艰。

请师賸汲古,净洗蔬肠酸。

坐令韩退之,收敛加巾冠。

()

昼漏今多少,人间只自知。

帘垂春色静,窗度日华迟。

柳影徐徐转,花阴缓缓移。

助成耕野事,添得读书时。

醉著三竿睡,忧来一局棋。

吾徒须爱惜,看即是冬羲。

()

此生寡偶固其宜,何况身从老得衰。

门外设罗谁一顾,道旁倾盖子相知。

断金已定交游事,伐木仍传故旧诗。

闻说沩山堪避世,卜邻他日更无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