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府

安庆府
风雨宜城路,重来白发新。
长江还有险,中国自无人。
枭獍蕃遗育,鱣鲸蛰怒鳞。
泊船休上岸,不忍见遗民!
()
宜城路上连绵风雨不停, 旧地重来,白发又添几茎。 长江天堑不是无险可守, 只恨中国自己卫国无人。 国土尽让凶禽恶兽蕃殖, 爱国志士忍怒蛰伏潜形。 停船江边不要踏上岸去, 不忍见到那里的亡国遗民。 

宜城:即安庆府,古称舒州,别称宜城,即今安庆市。春秋时皖国所在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始置同安郡,治同安(今桐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改曰舒州;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始置舒州德庆军,治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曰舒州安庆军,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升安庆府,治今潜山县城;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改筑于宜城为治,以临江备守临安(今杭州市);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安庆路;明復曰安庆府,直隶南京;清先后隶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治安徽布政使司和安徽省。 枭獍:传说中枭獍是禽兽中会吃自己母亲的,所以用枭獍来比喻不孝或凶恶而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指元人。 鱣(zhan):海中大鱼,这里指爱国志士。

这首诗是作者被元兵押解北上到安庆府时所写。诗中流露对敌人的深刻仇恨和对受苦同胞的深厚感情。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你喜欢

至人随化往,遗路自堪伤。白塔收真骨,青山闭影堂。

钟残含细韵,烟灭有馀香。松上斋乌在,迟迟立夕阳。

()

历落风尘总不知,海棠开遍探阑迟。邦君好客翻寻主,亮社多贤乐取斯。

绿长羲台问奇字,白分轩帝带松枝。文章一变人稽古,砥柱狂澜自得师。

()

夜坐不觉久,庭乌栖复啼。灯前下黄叶,井上鸣莎鸡。

漏静风声细,帷空月影低。城南有思妇,幽梦越辽西。

()

欲说天机,奈尘寰、世人不信。只因他夙缘无分。恋浮华,贪火院,气神亏损。贩尸骸,迷了本来心印。悟后回头,乐清闲、莫劳方寸。好参求妙灵玄牝,炼纯阳,惊宇宙,一声雷震。恁时节,向蓬莱会中相等。

()

子虚诵入汉皇帷,给笔当年掞藻奇。

赐罢春袍兼彩服。对馀崑玉照林枝。

即时酒所歌骊阕,几日江南瑞雉随。

建业清溪无尽曲,为赓妍唱绕遗词。

()

野藤花气暗随风,狼藉春光一半空。斜倚石栏频望处,满庭明月有无中。

()

桥门新水绿生漪,犹带春冰入砚池。笔陈横斜风雨作,题缄深密鬼神疑。

方当圣主求贤日,正是儒臣报国时。浅陋屡陪衡鉴末,但存公道答相知。

()

笳鼓旌旗改色,弓刀铠甲增明。攒花簇队马蹄轻。禀听元戎号令。

羊祜轻裘临阵,亚夫细柳屯营。观瞻已耸定王城。飞虎威名日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