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府

安庆府
风雨宜城路,重来白发新。
长江还有险,中国自无人。
枭獍蕃遗育,鱣鲸蛰怒鳞。
泊船休上岸,不忍见遗民!
()
宜城路上连绵风雨不停, 旧地重来,白发又添几茎。 长江天堑不是无险可守, 只恨中国自己卫国无人。 国土尽让凶禽恶兽蕃殖, 爱国志士忍怒蛰伏潜形。 停船江边不要踏上岸去, 不忍见到那里的亡国遗民。 

宜城:即安庆府,古称舒州,别称宜城,即今安庆市。春秋时皖国所在地;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始置同安郡,治同安(今桐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改曰舒州;北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始置舒州德庆军,治怀宁(今潜山县梅城);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改曰舒州安庆军,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升安庆府,治今潜山县城;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改筑于宜城为治,以临江备守临安(今杭州市);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安庆路;明復曰安庆府,直隶南京;清先后隶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于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治安徽布政使司和安徽省。 枭獍:传说中枭獍是禽兽中会吃自己母亲的,所以用枭獍来比喻不孝或凶恶而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指元人。 鱣(zhan):海中大鱼,这里指爱国志士。

这首诗是作者被元兵押解北上到安庆府时所写。诗中流露对敌人的深刻仇恨和对受苦同胞的深厚感情。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你喜欢

乍停吴榜,指灵山深处,待携筇杖。吹几阵、料峭东风,唤得得青驴,绕过林莽。

一半斜阳,蚤已挂、古藤萝上。更松声竹影,引入霞心,佳景难状。

莫说图景惝恍。想当年僧绍,始穷幽赏。羡煞渺渺禅栖,隔世界由旬,尽刬烦障。

惭愧尘容,且暂领、烟云供养。约他年,结茅行药,采芝拾橡。

()

閒睡起,庭树午阴圆。百尺冰泉吹露井,几竿石竹间茶烟。

长日静如年。

()

尽日先愁风雨催,可堪良夜付徘徊。逢时但饮酉堂酒,遣兴频呼左相杯。

望里姮娥空有约,撤来屏障竟无媒。平分秋色凭谁判,但对华筵剪烛灰。

()

雪霁寒威峻,山空晚色新。

我来何所羡,一夕暂閒身。

法鼓震虚空。灵岩绍祖风。

老僧禅定后,龙虎自相逢。

()

旧时仙侣笑相迎,王母前头作伴行。宴罢瑶池春梦断,何年绛节下重城。

()

高村数家村,村东有老妪。白发而蓬垢,新霜被昏雾。

自言良家子,归作刘家妇。六十还缉麻,五十且织布。

省身少年日,条桑能上树。年侵筋力薄,遂为儿子恶。

小儿弃种田,奢心趋瓦注。大儿能作家,累累仓箧富。

前年岁除夜,萧萧风雪暮。割羊酴美酒,妻孥各团聚。

健妇不放杯,娇儿不舍箸。老物实耄荒,曾不值一顾。

馀命系微丝,淫淫涕沾污。忆昔乳儿时,饥肠分雀哺。

新燕不辞巢,方知旧情误。一妇前致语,劝妪妪且去。

老媪生三儿,今者邻家住。

()

六月骑马奔出郭,故人相送高洋桥。百年古郡千峰绕,万顷平田十里遥。

客怀欲别且须酒,溪月自来何待招。后夜相思定何处,乱山叠叠雨潇潇。

()

轮光缺不半,扇形出将圆。流光照漭瀁,波动映沦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