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七节 。先秦。孟子。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富岁:丰年。赖:通“懒”,懒惰。 麰(móu)麦:大麦。耰(yōu):古农具,用于碎土平田。文中指播种后,覆土保护种子。 日至:指夏至和冬至。文中指夏至。 硗(qiāo):坚硬多石的贫瘠土地。 齐:同“济”。 蒉(kuì):草编的筐。 耆:同“嗜”。 易牙:春秋时齐桓公的宠臣。长于调味,善于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齐桓公。 师旷:春秋时晋国盲人乐师,极善辨音。 子都:人名,春秋时郑国的美男子。姣(jiāo):美丽。 刍豢(huàn):草食动物叫刍,如牛、羊等;谷食动物叫豢,如狗、猪等。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秋高天阔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乡。
重阳正当风雨近,三径故应松菊荒。
酒酣耳热狂无益,江空目短愁何长。
青山在望有晴日,我欲振衣千仞冈。
秋日怀吾子行。元代。仇远。 秋高天阔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乡。重阳正当风雨近,三径故应松菊荒。酒酣耳热狂无益,江空目短愁何长。青山在望有晴日,我欲振衣千仞冈。
池上新亭好,凭阑引兴长。朝晖生草色,天影落波光。
雨过凫鹥乱,春明杜若香。为怀江谢趣,清梦绕西堂。
春草池绿波亭。元代。文质。 池上新亭好,凭阑引兴长。朝晖生草色,天影落波光。雨过凫鹥乱,春明杜若香。为怀江谢趣,清梦绕西堂。
金母防閒贮绛宫,石城烟水戏鱼通。丝抽园客心还乱,竹写湘娥泪亦工。
匏叶春舒迷鷕雉,土囊秋启怯雄风。革言尚未闻三就,木落寒宵倚断鸿。
八音二首 其一。明代。陈子升。 金母防閒贮绛宫,石城烟水戏鱼通。丝抽园客心还乱,竹写湘娥泪亦工。匏叶春舒迷鷕雉,土囊秋启怯雄风。革言尚未闻三就,木落寒宵倚断鸿。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
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
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
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
晚兴。宋代。孔武仲。 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
苍松几株高蜿蜒,黑云玄雾争飞翻。谁将一片雪色壁,泼来墨沈如倾盆。
松鬣尽作猬毛磔,松鳞直把蛇皮扪。怪石䂺礌状伏虎,莓苔包裹穿长根。
茯苓琥珀疑可断,霹雳魍魉愁崩奔。石间巨瀑波沄沄,雷辊电掣银涛喷。
水流激击松影动,之而挐攫森无痕。步櫩潋滟夜月出,南荣晃荡朝日暾。
长夏科头坐其下,应有偓佺商皓相过存。我昨山行句曲百里内,小松夹道琐细如儿孙。
前年栖霞纵登陟,六朝松石留祇园。我知妙笔能寻源,移置此地雄且尊。
吴生画工敛巨手,摩诘诗老清吟魂。五月清风买无价,岁寒心事堪重论。
壁间画松歌。宋代。王戬。 苍松几株高蜿蜒,黑云玄雾争飞翻。谁将一片雪色壁,泼来墨沈如倾盆。松鬣尽作猬毛磔,松鳞直把蛇皮扪。怪石䂺礌状伏虎,莓苔包裹穿长根。茯苓琥珀疑可断,霹雳魍魉愁崩奔。石间巨瀑波沄沄,雷辊电掣银涛喷。水流激击松影动,之而挐攫森无痕。步櫩潋滟夜月出,南荣晃荡朝日暾。长夏科头坐其下,应有偓佺商皓相过存。我昨山行句曲百里内,小松夹道琐细如儿孙。前年栖霞纵登陟,六朝松石留祇园。我知妙笔能寻源,移置此地雄且尊。吴生画工敛巨手,摩诘诗老清吟魂。五月清风买无价,岁寒心事堪重论。
咒土台头寺,披襟笑语閒。千年云抱石,六月雪弥山。
酒熟篘尝外,茶新辗试间。要须时点笔,来此赋跻攀。
暑雪轩。宋代。吴栻。 咒土台头寺,披襟笑语閒。千年云抱石,六月雪弥山。酒熟篘尝外,茶新辗试间。要须时点笔,来此赋跻攀。
玩物非吾事,聊观造化功。春深三月后,公醉万花中。
蓓蕾先天妙,衣冠太古风。此园虽独乐,还与众人同。
牡丹圃。明代。庄昶。 玩物非吾事,聊观造化功。春深三月后,公醉万花中。蓓蕾先天妙,衣冠太古风。此园虽独乐,还与众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