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三节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三节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
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
万章问道:“象每天把杀掉舜当作一件大事,舜做了天子后却只是流放他,为什么?” 孟子说:“其实舜是封象为诸侯,有的人却说是流放。” 万章说:“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驩兜发配到崇山,把三苗之君驱逐到三危,在羽山杀掉了鲧,惩罚了这四个罪人而天下人都归服,这就是讨伐不仁了。象是极为不仁的,却封为有庳国的侯。有庳国的人难道有罪吗,仁人就是这样做事吗?一对别人,就讨伐他,对弟弟,就封赏他?”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呀,不把愤怒藏在心里,不记仇,只是亲近他、爱护他罢了。亲近他,就要他显贵;爱护他,就要他富有。封为有庳国的侯,就是使他富贵。自己做天子,弟弟却是普通百姓,可以叫做亲近他、爱护他吗?” 万章说:“请问有的人说是流放,又是什么意思?” 孟子说:“象不能在他的国家有所作为,天子派官吏来治理他的国家,收缴贡税,所以有人说是流放。象难道能够残害他的百姓吗?尽管这样,舜还想常常能见到他,所以不断让他来,‘没到缴纳贡税的时候,就以政治上的原因接待有庳’。说的就是这件事。”

共(gōng)工:人名,相传为尧的臣。 驩兜:人名。崇山:地名,在南方偏远之地。 杀:当为“窜”的假借字。三苗:国名。三危:山名,在西方偏远之地。 殛(jí):诛杀。鲧:人名,传说为禹之父。羽山:山名,在东方偏远之地。 有庳(bì):又作有鼻,国名。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玉垒驰烽日,金川搆衅年。飞刍劳出塞,借箸仗筹边。

裹革言偏验,书旂业竟传。闻鸡怀旧侣,洒泪向秋烟。

()

碧柳毵毵黄鸟过,城隅早芳媚云波。登高宛恋乡思多,玉壶倒尽难成酡。

欲留不留将奈何,韶华荏苒空蹉跎。携手东陌上,烟光忽已夕。

眼前相对不尽欢,别后封书复何益。君不见凤雏短翮栖高桐,骥子草伏山岳空。

看君不合在岩穴,上苑年年春杏红。春杏红,点春衣。

明年此日应相见,千里家园亦暂归。

()

长庚初让月先行,不料姮娥也世情。

趣驾冰轮渡银浦,乱抛玉李掷长庚。

()

行年四十颜衰久,强半天涯叹离群。臣壮不如今欲老,后生可畏竟无闻。

冲寒黯黯孤城日,匝野冥冥大海云。从古书生能慷慨,一杯遥酹杜司勋。

()

素节清名玉不如,忽承优诏赐閒居。青坊旧振郎官笔,金匮新藏史氏书。

归橐人嗟一羽重,悬车谁及二毛初。黄花翠竹温州郭,晏岁高情乐有馀。

()

仰诉天公雨太多,才方欲住又滂沱。九关虎豹还知否,烂尽田中白死禾。

()

都门秋色满旌旗,祖帐容陪醉御卮。

功业特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贝州时。

匣中宝剑胜霜锷,海上仙桃压露枝。

昨日更闻褒诏下,别刊名姓入烝彝。

()

枝头已是送春来,怀抱何妨试割开。

满园若欲俱开遍,须倩杯觞日日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