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二节

孟子 · 第九卷 · 万章上 · 第二节
万章问曰:“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
孟子曰:“告则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如告,则废人之大伦,以怼父母,是以不告也。”
万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则吾既得闻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
曰:“帝亦知告焉则不得妻也。”
万章曰:“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揜之。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曰:“然则舜伪喜者与?”
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
()
万章问道:“《诗经》上说:‘娶妻该怎么办?一定先禀告父母。’信从这话的,应该没有人比得上舜。但舜却是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舜如果先禀告父母就不能娶妻了。男女成婚,是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伦常。如果禀告了父母,就将破坏这重要的伦常,就会怨恨父母,所以便不禀告了。” 万章说:“舜不禀告就娶妻的道理,我懂得了。帝尧把女儿嫁给舜,也不禀告舜的父母,又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帝尧也知道禀告了就不能把女儿嫁给舜。” 万章说:“父母打发舜修粮仓,等舜上了屋顶,就撤掉梯子,舜的父亲瞽瞍放火烧粮仓,他们打发舜淘井,不知道舜逃了出来,便往井里填土。象说:‘谋害舜都是我的功劳,牛羊归父母,仓糜归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弤弓归我,两位嫂嫂要她们为我铺床叠被。’象到舜的屋里去,舜却坐在床边抚琴。象说:‘我好想你呀!’脸上带着惭愧之色。舜说:‘我想念这些臣下和百姓,你帮我治理吧。’ 不知道舜知不知道象要杀害他?” 孟子说:“怎么不知道?只不过象忧愁,他也忧愁,象高兴,他也高兴。” 万章说:“那么,舜是假装高兴吗?” 孟子说:“不是。从前有人送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打发管池塘的小吏把它养起来。小吏却煮了吃掉,回报说:‘刚放到池塘里,它蔫蔫的;过了一会儿,它便摆着尾巴游起来,很快就游得不知哪里去了。’子产说:‘找到它自己的地方了!找到它自己的地方了!’小吏出来说:‘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把那条鱼煮了吃掉,他还说,找到它自己的地方了!找到它自己的地方了!’所以,君子是可以用合乎常情的方式来欺骗他,却不能用违背常理的办法欺罔他。象假装着敬爱兄长的方式来,所以舜就诚心实意地相信而为之喜悦,怎么是假装的呢?”

引诗见《诗经·齐风·南山》。 怼(duì):怨恨。 捐阶:除掉梯子。 浚:加深。揜(yǎn):同“掩”,掩盖。 象:舜的同父异母弟。 谟盖:谋害。谟,同“谋”。盖,同“害”。都君:指舜。 干戈:常用作兵器的通称。弤(dǐ):舜弓之名。二嫂:指娥皇、女英。栖:床。 郁陶:想念的样子。 忸怩:惭愧的样子。 惟:想念。于:帮助。 校(xiào)人:管理沼池的小吏。 圉圉(yǔ):鱼在水中瘦弱的样子。洋洋:舒缓摇尾的样子。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东风此别未惊魂,绛仗迎春骑吹繁。几处早花明水郭,一帆新绿去江村。

每因声气思畴曩,愿得雍容接晤言。骢马暂留知不可,六龙巡狩正南辕。

()

西阆风澄宿雾收,岩光滴沥翠如流。落霞孤鹜齐飞处,返照翻江岛屿浮。

()

高楼漠漠东风尘,花须落溪生绿云。

艳歌美酒消好春,千金难解青娥颦。

燕莺语言凤凰意,画空不成天似水。

潮红晕脸浓蛾低,门前采蘩春正迟。

()

别远心更苦,遥将目送君。光华不可见,孤鹤没秋云。

()

公年五十融过二,北海尝云我亦然。同是投荒生还者,乞归差喜在公前。

()

若个芳年十日豪,空怜续命五丝劳。花心自许飘金埒,酒态那辞污锦袍。

炉兽烟浓香梦绕,烛龙光散泪痕高。凭将乐事当春色,青冢何人问薜涛。

()

石泉何清泠,中有九节蒲。蒲性本孤洁,不受滓秽污。

一移入城市,生意寄泥淤。翠叶日焦卷,不霜而自枯。

寄言守静者,勿涉奔竞途。

()

湖北弥年所,长沙费月余。

初为邵阳梦,又作桂林书。

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疏。

管宁辽海上,何得便端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