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九节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九节
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
孟子曰:“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乡邻有斗者,被发缨冠而往救之,则惑也,虽闭户可也。”
()
禹、稷处在太平的时代,三次经过自己家门都不进去,孔子称赞他们。颜回处在动乱的时代,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一筐饭,一瓢水;别人受不了那种忧患,颜回却不改他的快乐,孔子称赞他。孟子说:“禹、稷和颜回走的是同一条路。禹想到天下有溺水的人,就如同自己溺水一样;稷想到天下有饥饿的人,就如同自己饿了一样,所以那样急迫(去解救他们)。禹、稷和颜回如果交换地位,颜回也会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稷也会深居陋巷而自得其乐。假如现在有同屋的人互相争斗,你去救他,即使披散着头发,连帽缨也不结就去救他,也是可以的。如果本乡有邻居互相争斗,你也披散着头发,连帽缨也不结就去救他,那就是糊涂了,对此即使关着门(不去管它)都可以。”

三过其门而不入:此本大禹之事,亦用以称颂后稷。 颜子:颜回,孔子弟子。一箪食,一瓢饮:一筐饭,一瓢水。此言颜回生活清苦。 被(pī)发:披散着头发;被,同“披”。缨冠,把帽带顶在头上。帽带本该自上而下系在颈上,这里指因急于戴帽,来不及这样办,所以只和帽子一样顶在头上。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追游若遇三清乐,行从应妨一日春。(李肇《国史补》
云:曲江大会,先牒教坊,请奏上御紫云楼观焉。
时或拟作乐,则为之移日,故曹松诗云云)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然点松柏花。(《吟窗杂录》)
鹿眠荒圃寒芜白,鸦噪残阳败叶飞。(《锦绣万花谷》)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升庵外集》)

()

家住苕西,小池映、青山一曲。翠深里、猿呼鹤应,短墙低屋。

麦影离离翻翠浪,泉声切切敲寒玉。怪夜来、有蚁出糟床,篘新绿。

和月种,南阳菊。饶云买,淇园竹。任蛮争触战,世间荣辱。

两目未消凭远恨,一筇费尽登山足。便棹舟、炊火荻花中,鲈鱼熟。

()

遗构黄公坞,余风白社春。古松流水外,谁是葛天民。

岁月诗篇老,烟霞道气甄。诸君当盛世,令我一沾巾。

()

暗触少陵机,茅居峙竹扉。安时贫亦乐,闻道咏而归。

凫鹤从长短,鸢鱼自跃飞。吾犹臧谷耳,夷蹠是耶非。

()

自揖高人拥鼻吟,湖滨诗酒便论心。

天教联绶同民社,日许挑灯订古今。

刺眼未妨翻著袜,跃炉宁问不祥金。

简编自有千年计,迟子追还正始音。

()

相公提笔福苍生,印得当年命术精。

钧翰珍藏塞翁马,六丁严护不容惊。

()

短缣几许容丘壑,郁郁乔林更著山。应识王郎胸次好,未教消得此身閒。

()

扬州别驾知名士,肝胆崔嵬百鍊刚。谁谓公家有兰玉,解令高选继东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