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尊素之父黄曰中,别号鲲溟,清修《浙江通志》中有传,读书人出身,以教书为业,“三吴弟子经其指授者,皆为名士。每试出,私第其高下,榜发无不合者”。曰中有四子:长子尊素、次子等素、三子符素、四子葆素。
黄尊素年轻时为乡村塾师,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中进士,授宁国推官等职。天启二年(1622年)升御史。他精敏强执,謇谔敢言,尤有深识远虑,为权宦所忌。次年冬,疏请召还刘宗周等学者,弹劾通政使丁启睿等。疏论任命巡抚应当京官和地方官并用,恢复在便殿召见大臣面议重要政事旧制,均不被采纳。后又上书力陈时政十失,劝帝“进贤退不肖”,抗疏论劾魏忠贤,疏入,阉党魏忠贤大怒,谋廷杖治之,经人营救,乃夺俸一年。一次,魏忠贤指使数百小宦官闯扰内阁,众阁僚俯首不敢言,他厉声喝止。继又上书论万燝廷杖卒,反对廷杖,并揭露权臣以此斥异己、泄私仇。数次得罪魏忠贤,天启五年被阉党曹钦程弹劾,革职,居苏州城郊。
汪文言初下狱,魏忠贤即欲罗织诸人罪,知黄尊素能识破他的阴谋。魏忠贤恨甚,指使李实弹劾他,魏忠贤遣人数探行踪,携钤印空白驾帖,填黄尊素等7人姓名往捕。适逮者失落驾帖,不敢至。他自知不能免,即囚服诣吏自投诏狱。被捕后,拷打备至,知狱卒将害己,赋诗一章,于天启六年六月一日被害,年仅四十三岁。崇祯初,赠太仆卿。福王时,追谥号忠端,崇祀忠义、乡贤二祠。事详《明史》本传及《名臣言行录》、《东林列传》、《明书》、《明史稿》等书。墓在今余姚陆埠镇化安山。
著有《忠端公集》、《四书缄》、《隆万两朝列卿记》等。
疏星一一如洗,朗月明明欲波。高台夜听竹声过,热心被他吹破。
最喜良田满满,还看远岫峨峨。风前一枕漫颜酡,却笑从前总错。
西江月。明代。黄尊素。 疏星一一如洗,朗月明明欲波。高台夜听竹声过,热心被他吹破。最喜良田满满,还看远岫峨峨。风前一枕漫颜酡,却笑从前总错。
夏日同曹元甫履吉坐凌云山。明代。黄尊素。我来敬亭下,江练仍如昨。 青山在目前,谢公如可作。 入城畏尘嚣,借此看栖跃。 置足不厌高,洗心渐以扩。 素波涌湖口,微风来丛薄。 俯视乱帆影,往来相约掠。 指掌天下事,宛然丘上壑。 我愿骥尾蝇,君其鸡群鹤。 相逢欲解剑,无忘今日乐。 豪歌侠少行,晚霞为吹落。
周玉汝年兄招饮郊外梁昭明庙。明代。黄尊素。积雨才生霁,郊前士女稀。 相将斗酒去,往看绿阴肥。 庙古犹馀像,僧闲自采薇。 冠缨且暂解,棋酒动相依。 远鸟啼春晚,孤枝映夕辉。 久濡人事理,那识岁华飞。
登金柱山。明代。黄尊素。乘兴扁舟揽物华,更将双屐破烟霞。 山横天末云头迥,塔落波心日脚斜。 谁念遗祠香火冷,且留残醉管弦哗。 争如江上垂纶叟,剩有闲情数暮鸦。
同胡馨寰虞乾飏周玉汝集涵秋亭。明代。黄尊素。群玉山头一径通,孤亭踞顶破空蒙。 霏微翠影江流外,掩映湖光草色中。 座客雄词分谢李,碑文荒藓辨鱼龙。 携尊尚欲寻幽处,烟火千家动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