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三节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三节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皆适于义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
陈臻问道:“前些日子在齐国,齐王送您上等金一百镒,而您不接受;在宋国,宋君送您七十镒,您接受了;在薛,薛君送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先前的不接受是对的,那么今天的接受就是错的了;如果今天的接受是对的,那么先前的不接受就是错的了。二者之间,您必有一个是错的。” 孟子说:“都是对的。在宋国的时候,我将要去远行,对远行的人照风俗是要送些盘缠的;因此他说:‘赠送盘缠。’我为何不接受?在薛的时候,我有戒备之心;因此他说:‘听说您有戒备之心,赠送买兵器的钱。’我为何不接受?至于在齐国,就没什么理由了。没有理由而送钱给我,这是收买我。哪里有君子能被收买的呢?”

陈臻:孟子弟子。 馈:赠送。 兼金:好金,价值双倍于普通金,故称。一百:指一百镒;一镒为二十两。 赆(jìn):送给别人的财物。这里指盘缠。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梦断碧纱橱,窗外闻鹈鴃。

清怨托琵琶,怨极终难说。

()

中允文章健笔扛,出关无计敢从降。新愁应继庾开府,老泪曾悲张曲江。

阙下新词谁第一,河中名士古无双。平生别有伤心处,几按岐王乐府腔。

彭泽高风许独攀,清姿落落绝人寰。月中杨柳词人去,雪后梅花野客閒。

归梦应栖桐柏观,羁魂终绕鹿门山。若教明主非相弃,床下何因复放还。

()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

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

洗梅根堕粉,换年事,雨声中。看蜜炬笼花,籸盘添胜,围幕香重。

楼东。曙鸦未起,黯歌尘、犹颤好帘栊。吟与玉笺旋引,曲游金埒还慵。

欢悰。半冷翠盘龙。多事买吴篷。笑黄柑未擘,洗妆清靥,惯湿春风。

相逢。镜屏梦底,问岁寒、宫袖几时红。双举流霞漫劝,老怀翻恼琼钟。

()

下马汤家市,前村数里赊。败篱瓜少蔓,簇舍豆先花。

放袖从风入,停鞍待日斜。欲知为客恨,更久不成家。

()

中秋垂一宿,延颈望金波。素魄虽微缺,清光已觉多。

圆来殊俯近,观者尚蹉跎。明夕当如鉴,光华更几何。

()

妾有冰纨扇,云是齐宫作。得尚君王手,扬飙芙蓉阁。

秋气忽见憎,冰簟同零落。卷舒夙所易,衔分栖中箔。

物候代相迁,君恩终不薄。敢以南薰至,逆笑狐与貉。

()

火龙吐燄烧青槐,繁鳞挟日战雌雷。黑云蟠墨湿崔嵬,雨头未展风脚回。

羊角直上旋飞灰,鸣阶稀点大如杯。泼天猛溜破枯苔,千荷叶翻净绿颓。

跳珠排沫纷喧豗,飞瀑出厓车齧街。髯虬十,部影䰄,鳞甲鏦刃相摩推。

匿床抱柱走童孩,舌腭虽张耳不谐。破屏障身肌粟堆,半臂未到声频催。

高堂虚冷无馀埃,蝇冻不飞栖梁煤。平头次第陈罂罍,黑岑牟进羯鼓开。

胡粉假姬上场米,宫纱浅袖雀头钗。当筵一笑红玫瑰,莲花过酒香流腮。

错觥沓筹迭排诙,馀枝滴沥落生梅,门外青波没马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