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四节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四节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邪。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观也?’
晏子对曰:‘善哉问也!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夏谚曰:“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今也不然: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睊睊胥谗,民乃作慝。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流连荒亡,为诸侯忧。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荒,乐酒无厌谓之亡。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
景公说,大戒于国,出舍于郊。于是始兴发补不足。召大师曰:‘为我作君臣相说之乐!’盖徵招角招是也。其诗曰:‘畜君何尤?’畜君者,好君也。”
()
齐宣王在他的郊外别墅雪宫接见孟子。齐宣王问道:“贤德的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 孟子回答说:“是的。但是,人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非议他的君长,不能得到快乐而非议君长,这是不对的。可是作为老百姓的君长而不能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百姓的欢乐为欢乐的,老百姓也以他的欢乐为欢乐;(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的,老百姓也以他的忧愁为忧愁。与百姓同忧同乐还不能称王于天下,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过去齐景公曾向晏子请教说:‘我想到转附、朝舞山去游览,然后沿着大海向南,一直到琅邪,我怎样做才能跟先王的出游相比呢?’ “晏子回答说:‘问得好啊!天子到诸侯那里叫做巡狩,所谓巡狩,也就是巡视所掌管的疆土。诸侯朝觐天子叫做述职,所谓述职,也就是报告自己的任职情况。都是有许多事务要做的。春天巡视耕田播种,对那些不能度春荒的人予以救济;秋天巡视收获,也要帮助生活艰难的人。夏朝时的谚语说:“我王不出来游历,我怎么能得到休息?我王不出来巡视,我怎么能得到赏赐?天子的游玩娱乐,可为诸侯做出表率。”现在可就不同了:国君出发时,带着大量的军队,军队一出动,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以至于让饥饿者不得食,劳动者不能得到休息。他们侧目而视,怨声载道。部下又违背命令,残害百姓,吃喝毫无节制,真是流连荒亡,连诸侯们都为此而忧虑。什么叫流连荒亡呢?沿着河流朝下游去,忘了回来叫做流,溯河而上忘了回来叫做连。无节制地追野兽,叫做荒。大量酗酒而无满足,叫做亡。古代圣贤君王没有流连的快乐,也没有荒亡的行为。至于大王您的行为,关键是看您怎样选择。’ “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非常高兴,在国中宣布禁令,自己离开宫殿,住在郊区。打开仓库,救济贫民,召集乐师,命令道:‘替我创作君臣相乐的音乐。’这大概就是《徵招》《角招》之类。其歌词中说:‘限制君王有什么不对呢?’限制君王的人是爱护君王啊!” 齐宣王住在别墅雪宫里,快乐无比,却不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借晏子教训齐景公的话,来教训齐宣王,希望齐宣王能像齐景公那样,认识到荒淫无度的危害,从而关心自己的百姓,当一个好君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显示了孟子政治学说中的民本主义思想。 “人君能与民同乐,则人皆有此乐;不然,则下之不得此乐者,必有非其君上之心。明人君当与民同乐,不可使人有不得者,非但当与贤者共之而已也。” “乐民之乐而民乐其乐,则乐以天下矣;忧民之忧而民忧其忧,则忧以天下矣。” “晏子能畜止其君之欲,宜为君之所尤,然其心则何过哉?孟子释之,以为臣能畜止其君之欲,乃是爱其君者也。”

雪宫:齐宣王的郊外别墅。 非:非议。 以:有连及之意,作介词用。连及天下为乐为忧,即与天下同乐同忧的意思。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齐景公:原名姜杵臼,齐庄公的异母弟。 转附、朝(cháo)舞(wǔ):二山名。 遵:循,顺。放:至。琅邪(láng yá):山名。 修:方法,办法。观:游览。 适:往。巡:出去视察。狩:与“守”通用。 无非事者:天子诸侯离开国都是没有空行的,总是有事。 省:察看。敛:收获。 “游”和”休”,“豫”和“助”、“度”押韵。度:法度,榜样。夏王这样关心民事,实行恩惠的游览是诸侯的榜样。 ]师行而粮食:兴师动众,聚敛粮食。 睊睊(juàn):眼睛表示出恨人的样子。胥:皆,相。谗:说坏话。慝(tè):藏在心坎深处的念头。 方命:放弃先王的教训。方:放弃。饮食若流:饮食纵情享乐,像水流一样的没有穷尽。 从流下:顺水行舟。从流上:逆水行舟。忘反:纵情事乐,没有止境。反:同“返”。连:有用人力勉强拉着走的童思。从兽:跟着禽兽追赶。无厌:没有满足。荒:荒度政事。亡:亡国,亡身。 大戒于国:郑重地发布指示于国中——准备“兴发”“补不足”的事。出舍于郊:留宿郊外。 大(tài)师:即太师,宫廷乐长。 畜:限制。尤:过失。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前日是中秋。婵娟为我留。画图间、主劝宾酬。忙处偷闲谁得侣,真意度,淡交游。薇省老参谋。三台一举头。鲁祥麟、憎重儒流。今岁彩衣还有伴,方衮衮,庆公侯。

()

回首羊肠谢险途,归来还自旧陈湖。他年故有寻僧兴,何处青山酒一壶。

()

好风如缕月如圭,破晓乘轺西复西。野涨忽迷三里渡,村讴犹唱六郎堤。

一鞭古驿寻沙远,几树垂杨映水低。稍喜红曦犹未透,趁凉且自过前溪。

()

人言琅琊贤,我独未曾说。长揖交戟中,左右惊吐舌。

()

不临水曲与山隈,却在天台独自开。

幽韵可居兰友上,孤标惟许竹君陪。

广寒仙子云中下,姑射射人海上来。

冰玉皎然清彻骨,南廊亦欲斸根栽。

()

彼美石氏姝,相逢绿阴早。

借问此何时,清霜下百草。

舞裙冷猩红,自作背时好。

谁家返魂香,招以华素颢。

水霞晚犹鲜,山日寒更杲。

燕逝蝉无声,园林迹如扫。

饰明以惊昏,岂昧出处道。

飘零余寸丹,耿耿岁华老。

()

日行三百六十五,今夕方除岁云暮。人生忧乐百年期,又见日除当此度。

养和适情宜及时,古今中寿七十稀。自非金石不可永,刀圭谁保长生期。

彭宣老

()

停杯掩袖都无语。容易逢君侬便去。孤雁叫秋风,乱不成行,似解分离苦。

寒山一抹低平楚。泪满钱唐古渡。

眉峰未蹙情先露。弦上传情浑似诉。一字一俄延,错乱宫商,误则随他误。

丝丝烟柳愁千缕。柳上斜晖未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