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 第十三品 · 如法受持分

金刚经 · 第十三品 ·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
这时,须菩提恭敬地对佛说:世尊,当如何称呼此经,我们要如何奉行实践?佛告诉须菩提:这部经典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用这个名字为经题,你们应当奉行实践。为什么要这样呢?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为令一切有情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智能,远离色声香味触法所引起的种种贪欲烦恼,而到达不生不灭境界,是一种修行法门,不是玄谈空理。其心要是“若见诸相非相刚见如来”,宇宙人生无一真实,令你离苦得乐的般若波罗蜜也是虚幻不实在的般若波罗蜜,非法非非法。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对佛说:世尊,如来没有说。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多不多?须菩提说:很多,世尊。须菩提,这么多的微尘,如来说,是虚幻的微尘,只是名叫上托兜率做微尘。如来说世界,是虚幻的世界,只是名叫做世界。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可以以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见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吗?不可以,世尊。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佛色身的三十二种好相,就是虚幻相,只是名叫做三十二相。若见诸相非相,当知虚幻相虽然有生灭变化,实际上本来就没有生灭,和不生不灭,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并没有两样。那么,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鼻子所嗅到的;舌头所尝到的;身体所碰触到的;心里所想到的,无不是虚幻相,无不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的如来。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像恒河沙数那样多次的以身命来布施。如果另外有人以此经中的道理,甚至只实践四句偈语,并解说给别人听,他的福德甚多于以身命布施。

世界:梵语叫路迦,“世”是时间,“界”是空间。

猜你喜欢

步廊周扣砌,虚阁折璇源。水出珊瑚气,山开云母门。

选骑长杨苑,飞觞金谷园。芳华未衰晚,留醉枕云根。

()

宦游成屡却,戎垒怅频遭。闻诏趋吴会,经途事董逃。

心期纾国难,力欲挽人豪。漂泊多危涕,真成失木猱。

()

定是凭高易得愁,客怀牢落怕登楼。

不知昨夜梧桐雨,添得阑干几许秋。

()

日落空山尚骑马,何人曾此开兰若。持钵山僧乞食归,问我此马何时下。

大笑一声万壑鸣,搴云坐我白莲社。萧然百虑还虚清,却忆同盟面生者。

须臾叱至辄尽欢,玉虹倒注金罍泻。再笑出门醉未醒,屋角饥乌寒啄瓦。

()

旗亭解辔咏江乡,属玉双飞绿涧傍。水墨园林初过雨,青黄橙橘未经霜。

鼎烹云液浇肠爽,瓮拨春醅破鼻香。回首漫惊烟水远,向来清味怯思量。

()

华堂银烛堆红泪。解说离人多少意。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憔悴相思何日已。马蹄清晓草黏天,庭院黄昏花满地。

()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

折芦渡迷川,面壁出苦海。六叶长菩提,衣钵曹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