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 实知。两汉。王充。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乎学。」五帝、三王,皆有所师。曰:「是欲为人法也。」曰:精思亦可为人法,何必以学者?事难空知,贤圣之才能立也。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须学以圣。以圣人学,知其非圣。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狌狌知往,鳱鹊知来,禀天之性,自然者也。
夫子:这里指孔子。 皆有所师:《韩诗外传·五》:「黄帝学乎大填,颛顼学乎录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子附,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贷子相,文王学乎锡畴子斯,武王学乎太公。」圣:据文意疑当为「神」字。 鳱(gān)鹊:喜鹊。 禀天之性:王充认为万物的本性都是承受上天自然而然施放的气而形成的,所以这里这样说。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属浙江),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会稽。王充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其在主张生死自然、力倡薄葬,以及反叛神化儒学等方面彰显了道家的特质。他以事实验证言论,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是汉代道家思想的重要传承者与发展者。《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人去也,人去几时归。容易风霜吹木叶,只愁清瘦减腰围。
谁与授寒衣。
忆江南 其八 寄外。清代。赵我佩。 人去也,人去几时归。容易风霜吹木叶,只愁清瘦减腰围。谁与授寒衣。
高阁疏灯,地炉星火春回暖。白头明镜洗前尘,谁道年芳短。
依旧清华秘馆,料麻姑蓬莱怕见。好添新炭,还话旗亭,良时弦管。
含笑搴帏,彩云不掩嫦娥面。曲阑多事倚西风,鬲指商声变。
应记小楼夜宴,对熏笼香深醉浅。几番别恨,重检寒灰,玉钗敲遍。
烛影摇红 寒夜过仲清斋话旧。近代。吴梅。 高阁疏灯,地炉星火春回暖。白头明镜洗前尘,谁道年芳短。依旧清华秘馆,料麻姑蓬莱怕见。好添新炭,还话旗亭,良时弦管。含笑搴帏,彩云不掩嫦娥面。曲阑多事倚西风,鬲指商声变。应记小楼夜宴,对熏笼香深醉浅。几番别恨,重检寒灰,玉钗敲遍。
鱼戏莲叶间,参差隐叶扇。鸀鳿窥,潋滟无因见。
鱼戏莲叶东,初霞射红尾。傍临谢山侧,恰值清风起。
鱼戏莲叶西,盘盘舞波急。潜依曲岸凉,正对斜光入。
鱼戏莲叶南,欹危午烟叠。光摇越鸟巢,影乱吴娃楫。
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回看帝子渚,稍背鄂君船。
相和歌辞。江南曲。唐代。陆龟蒙。 鱼戏莲叶间,参差隐叶扇。鸀鳿窥,潋滟无因见。鱼戏莲叶东,初霞射红尾。傍临谢山侧,恰值清风起。鱼戏莲叶西,盘盘舞波急。潜依曲岸凉,正对斜光入。鱼戏莲叶南,欹危午烟叠。光摇越鸟巢,影乱吴娃楫。鱼戏莲叶北,澄阳动微涟。回看帝子渚,稍背鄂君船。
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我明年麦。
三月翠浪舞东风,四月黄云暗南陌。
坐看比屋腾欢声,已觉有司宽吏责。
腰鎌丁壮倾闾里,拾穗儿童动千百。
玉尘出磨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寒醅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香。
大妇下机废晨织,小姑佐庖忘晚妆。
老翁饱食笑扪腹,林下击壤歌时康。
屡雪二麦可望喜而作歌。宋代。陆游。 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我明年麦。三月翠浪舞东风,四月黄云暗南陌。坐看比屋腾欢声,已觉有司宽吏责。腰鎌丁壮倾闾里,拾穗儿童动千百。玉尘出磨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寒醅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香。大妇下机废晨织,小姑佐庖忘晚妆。老翁饱食笑扪腹,林下击壤歌时康。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
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
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唐代。刘长卿。 楚郭微雨收,荆门遥在目。漾舟水云里,日暮春江绿。霁华静洲渚,暝色连松竹。月出波上时,人归渡头宿。一身已无累,万事更何欲。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既怜沧浪水,复爱沧浪曲。不见眼中人,相思心断续。
积雪千峰迥,空林一鸟归。
客愁南浦树,乡梦北山薇。
风雨荒茅屋,兵戈老布衣。
饥寒兼盗贼,出处寸心违。
雪中送舒文质归广信。明代。蓝智。 积雪千峰迥,空林一鸟归。客愁南浦树,乡梦北山薇。风雨荒茅屋,兵戈老布衣。饥寒兼盗贼,出处寸心违。
烂熳谁家临路枝,留连蜂蝶过相疑。行人莫羡渠能主,落水沾尘会有时。
春日豫章杂诗十首 其六。明代。李梦阳。 烂熳谁家临路枝,留连蜂蝶过相疑。行人莫羡渠能主,落水沾尘会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