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七节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七节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
万章说:“请问士人不主动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说:“住在城市里的,叫做市井之臣,住在田野里的,叫做草莽之臣,都叫老百姓。老百姓,如果不是送了见面礼做了属臣,就不敢去谒见诸侯,这是礼制。” 万章说:“老百姓,召唤他服役,就去服役;君主要见他,召唤他,却不去谒见,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去服役,是义;去谒见,是不义。而且君主要见他,是为什么呢?” 万章说:“因为他的见多识广,因为他的贤能。” 孟子说:“如果是因为他的见多识广,那么,天子是不能召唤老师的,何况是诸侯呢?如果是因为他的贤能,那么,我没听说过要见贤人却随便召唤他。鲁缪公屡次去见子思,说:‘古代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与士人交友,是怎样的?’子思不高兴,说:‘古人的话,说的是君主以士人为师,哪里是说和他交友?’子思的不高兴,难道不是这个意思:‘论地位,那么,你是君主,我是臣属,怎么敢和君主交朋友?论道德,那么,你是向我学习的人,怎么可以和我交朋友?’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请求和他交朋友都不能够,何况是召唤呢?齐景公田猎,用旌旗召唤管猎场的小吏,他不来,准备杀他。有志之士不怕弃尸沟壑,勇敢的人不怕丢掉脑袋。孔子赞同他什么?就是赞同这一点,违背礼的召唤,他不去。 万章说:“请问召唤管猎场的小吏应该用什么呢?” 孟子说:“用皮帽子,召唤老百姓用旃,召唤士人用旗,召唤大夫用旌。用召唤大夫的旗帜来召唤猎场管理员,猎场管理员死也不敢去,用召唤士人的礼节来召唤老百姓,老百姓难道敢去吗?何况用召唤不贤之人的礼节来召唤贤人呢?要见贤人而不走恰当的路,就好比要人家进来却关着门。义,就是路;礼,就是门。只有君子能走这条路,出入这个门。《诗经》说:‘大路子得像磨刀石,直得像箭,这是君子所行走的,是平民所关注的。’” 万章说:“孔子,只要国君有召唤,不等车马准备好就步行出发;那么,孔子错了吗?” 孟子说:“那时孔子正在做官,有官职,国君用召唤官员的礼节召唤他。”

传质:送见面礼;质,通“贽”,见面礼。 役:服役。 齐景公田:参见《滕文公下》第一章。虞人:管理猎场的人。旌:用旄牛尾和彩色鸟羽做杆饰的旗。 皮冠:古时田猎时戴的冠,国君田猎时,以皮冠为符信招虞人。 ]旃(zhān):赤色曲柄的旗。旗(qí):上画龙形,杆头系铃的旗。 指《诗经·小雅·大东》篇。 底:同“砥”,磨刀石。 视:注视,指看在眼里。 不俟驾:不等车马驾好。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

莲自濂溪后,先生独爱之。画船频载酒,彩笔每题诗。

佳色看偏好,幽香嗅更宜。个中有真趣,浮世几人知。

()

万物备于身,乾坤不负人。

时光嗟荏苒,事体落因循。

既感青春老,还惊白发新。

胸中若无有,未免作矣尘。

()

金谷洞口梧十寻,巑岏直上干太阴。石根铜干自终古,白藓苍鳞留至今。

念尔长材世所鲜,待入宫悬逐匏管。托身虚牝无人收,零落秋风岁华晚。

()

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
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

扶杖日行吟,悠然太古心。风云遗壮气,山水效清音。

大雅消沉久,斯文感慨深。幸瞻乔梓在,奕叶尽成阴。

()

钱唐江一曲,处处栽修竹。竹林深复深,接入五云麓。

有坞曰云栖,五色云归宿。赵宋结茅庵,代住高人躅。

前明隆万间,祩宏僧不俗。坐爱好山林,铸就新语录。

一卷法慧经,年年人熟读。塔院在其旁,高树盖新绿。

好山有好泉,潺潺听往复。佳处在此间,逾时看不足。

洗心亭洗心,归路淡无欲。

()

芍药扬州第一,琼花又道无双。若使共图此幅,镜中西子毛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