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三节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三节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
万章问道:“请问怎样交朋友?” 孟子说:“不倚仗自己的年长,不倚仗自己的显贵,也不倚仗兄弟的势力来交朋友。所谓友,是以对方的品德为友,不可有所倚仗。孟献子,是拥有百辆车马的大夫,他有五个朋友:乐正裘、牧仲,其他三人我忘了。献子和这五人交朋友,心中没有献子是大夫的想法。这五人,也是这样,如果心存献子是大夫的念头,就不同他交朋友了。不仅拥有百辆车马的大夫是这样,即使是小国的君主也有这种人。费惠公说:‘我对于子思,是把他当老师;我对于颜般,是把他当朋友。王顺、长息,是服侍我的。’不仅小国的君主是这样,即使大国的君主也有这种人。晋平公对于亥唐,亥唐叫他进去,他才进去;叫他坐,他才坐;叫他吃饭,他才吃饭。即使是粗糙的米饭、菜羹,也不曾不吃饱,因为不敢不吃饱。但也仅此而已,并不和他共有君主之位,不和他一起处理政务,也不和他分享俸禄。这只是士人的尊贤,而不是王公的尊贤。舜拜见帝尧,帝尧请他这位女婿住在他的副宫里,也请舜吃饭,两人轮着做东,这才是天子结交普通老百姓为友的态度。以地位卑微者尊敬地位显贵者,这叫尊重贵人;以地位显贵者尊敬地位卑微者,这叫尊重贤人。尊重贵人和尊重贤人,道理是一样的。”

挟:倚仗,持以自重。 孟献子: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仲孙蔑。 费(bì)惠公:春秋时期费国的君主。 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亥唐:晋平公时隐居于市的贤士。 入云、坐云、食云:云入、云坐、云食的倒文。 疏食:粗糙的食物。 馆:馆舍,指止宿。甥:女婿。贰室:副宫。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至音非乐音,玲珑闻自然。殊绝洞房景,亦超郁罗天。

灵嫔下鹤驭,问我来何缘。却惊与世隔,一别三千年。

()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

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稀。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

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

()

君不见邯郸邑令昔好奇,强指金灯花作芝。得非美瑞世罕见,遂假凡草相漫欺。

君家闻有真三秀,近出高楹照檐霤。不须仙客费耘锄,协气蒸成自荣茂。

信知为善来嘉祥,得此上药扶年长。庭阶令子映兰玉,要使如芝冠众芳。

()

不是心,不是佛,

不是物。与君打破精灵窟,

簸土飞扬无处寻,千山万山突突兀。

()

春深燕子绕朱楼,绝代才名此胜游。欲吊灵均无限恨,雨花烟草路悠悠。

()

倚风晴缆着烟莎,一抹斜阳白鸟过。

脱手簿书无半点,细翻黄卷课龟罗。

()

淮上相逢得胜游,水边乡落水边洲。每怜酒旆能留客,长恐秋风便解舟。

十载穷通重把手,两朝今古一回头。金明且看春波绿,共我忘机子与鸥。

()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

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

江湖挹余波,谓此席上珍。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

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

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

濯以天汉津。斯文傥未丧,

六经要铺陈。大易伏羲祖,

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

几案增日新。定非注虫鱼,

与世忆凤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