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一节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一节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
孟子说:“伯夷,眼睛不看不好的颜色,耳朵不听不好的声音。他认为不理想的君主,不去服侍,他认为不理想的百姓,不去使唤。国家太平就进取,天下动乱就引退。暴政出现的地方,暴民停留的地方,他都不愿意去住。他以为同乡下人相处,就像穿着上朝的礼服,戴着上朝的礼帽坐在泥土和炭灰上。在商纣的时候,他住在北海的海滨,来等待天下清平。所以听说过伯夷的风节的人,贪婪者也会变得廉洁,懦弱者也会有自立的意志。 “伊尹说:‘服侍谁不是服侍君主,使唤谁不是使唤百姓?’天下太平他也进取,天下动乱他也进取。说:‘天生育这些百姓,就要让先知者唤醒后知者,让先觉者唤醒后觉者。我,是天下人中的先觉者,我将用真理来唤醒老百姓。他想到天下的百姓、男男女女有不能获得尧、舜的恩泽的人,就像是自己把他们推到水沟里去一样——他就是这样地自己承担天下的重担。 “柳下惠,不为侍奉污浊的君主而感到羞耻,不辞去小官。做官时,不隐藏自己的贤能,一定照原则办事。被遗弃时不抱怨,困穷时不发愁。与乡下人相处,高高兴兴地不忍离去。照他的话说,‘你是你,我是我,就算你赤身裸体在我身边,又怎么能污染我呢?’所以听说过柳下惠的风节的人,鄙陋者变得宽宏大量,刻薄者变得温柔敦厚。 “孔子离开齐国时,拿着正在淘洗的大米,等不及做饭就走。离开鲁国,却说:‘我们慢慢走吧。’这是离开祖国的态度。可以快走就快走,可以久留就久留,可以不做官就不做官,可以做官就做官,这就是孔子。” 孟子说:“伯夷,是圣贤中清高的人;伊尹,是圣贤中负责任的人;柳下惠,是圣贤中随和的人;孔子,是圣贤中识时务的人。孔子,可说是集大成的人。集大成,就像奏乐时先以击打钟镈开场,再以敲击玉盘收尾一样,完完整整。击打钟镈,是条理的开始;敲击玉盘,是条理的终结。条理的开始,是运用智慧的事业;条理的终结,是完成圣德的事业。智慧,好比技巧;圣德,好比力量。就像在百步之外射箭,箭射到靶子,是你的力量在起作用;箭射中靶子,就不是你的力量能起作用了。”

横(hèng)政:暴政。横(hèng)民:暴民。 顽:贪。懦:柔弱。 由由然:怡然自得的样子。 袒裼裸裎:指赤身裸体。浼:污染,弄脏。 接淅:把正在淘洗的大米滤干,比喻行色匆忙;淅,淘洗大米。 而:用法同“则”。 金声:指音乐开始演奏时,由金属乐器钟、镈等最先发出的声音。玉振:指演奏即将结束时由玉盘最后发出的声音。 由:同“犹”。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玉管葭灰细细吹,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

閒云不归无定栖,芳辰无复寻故蹊。东风吹柳作新绿,玉泉放闸莹玻瓈。

廿年禊集无此盛,觞咏数突过会稽。冷人怀旧藉存古,凭槛且喜春光齐。

永和诸贤何可望,相对如醉周馀黎。视今犹昔后敢必,望里宫树终凄迷。

题名鉴形愧糠枇,转眼陈迹鸿留泥。南天兵尘幸净祓,准拟明岁陪桑溪。

()

纷纷俗子信么么,过眼何须问唯阿。三径固知皆坦路,一庵聊复障颓波。

陶潜彭泽思松菊,贺老鉴湖吟芰荷。闻说与君同得道,月明风静每相过。

()

柳树得春风。

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

独眠度三阳。

()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

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

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

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

君学柯山我学家,相逢悃愊两无华。

有缘偶食金陵粟,连岁同听玉树花。

各占路头图展布,不随人口鬭喧哗。

向来平实交相勉,笑杀粗心古押衙。

()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