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三节

孟子 · 第三卷 · 公孙丑上 · 第三节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
孟子说:“倚仗实力,打着仁义的旗号而统一天下的就是霸道;推行霸道,一定得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基础;依靠道德,推行仁义而统一天下的叫做王道;实行王道,不一定要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基础。商汤凭借的仅是纵横七十里的土地,文王凭借的仅是纵横百里的土地。倚仗实力来使人服从的,并不是真心服从,只不过力量不足相敌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却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服从孔子一样。《诗经》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悦诚服。’正是说的这一点。”

待:倚仗。 赡:足,够。 七十子:指孔子弟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 思:语助词。以上引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萧帝倾心向佛家,谩言天女坠天花。

芦僧一叶横江去,回首梁园日脚斜。

()

岳驻朱仙力抗金,指陈恢复见胸襟。却怜十二金牌诏,尽失三千甲士心。

道济长城人与敌,孔明遗像古垂今。东风下马来瞻拜,满树啼乌正夕阴。

()

并蒂芙蓉枕,下压金鸳鸯。教妾成独自,若个不成双。

()

双剑倚秋汉,孤城瞻碧岑。岳连吴楚阔,光合斗牛深。

胜地千岩壑,长江一带襟。州图增杀气,愁眼倦登临。

()

楚江馀恨消沈尽,芳心为谁悽苦。翠盖扶云,明珰照水,应是冰魂归路。

蘋洲漫谱。料褪酒奁边,万妆争妒。一舸重来,故陂休问闹红侣。

西风铅泪似浣,叹婵娟旧约,空倩鸥鹭。太液荒凉,铜盘冷落,尚识鸳鸯眠处。

霓裳罢舞。料难认当时,袜罗微步。梦到琼楼,素肌人在否。

()

制变易为失,所贵谨未然。本心秉灵德,洞鉴蚩与妍。

譬彼达海流,出自山下泉。积久谅益深,云涛鼓风烟。

始学诚巳误,

()

当时曾此牧黎元,屈指光阴二十年。别后每思佳景物,再来重睹旧山川。

因罹兵革成彫弊,忽讶闾阎尽改迁。故吏老民皆白首,使君髭须亦皤然。

()

凄凄砌里有虫吟,漏尽声声韵转沈。人入梦时初过雁,月当圆处正闻砧。

风微菡萏浮平沼,雨霁梧桐落远林。此夜幽闺偏耿耿,悲秋为感楚骚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