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六节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六节
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
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
鲁平公准备要外出。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请示说:“往日您外出,一定是先通知有关官员要去哪里。现在您的乘舆已准备好了,那些官员人还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因此来请示。” 鲁平公说:“我要去见孟子。” 臧仓说:“您降低自己的身份主动去见一个普通人,是为什么呢?您以为他是贤人吗?礼义是由贤人做出表率,然而孟子为母亲办丧事比为父亲办丧事还隆重。您别去见他了吧!” 鲁平公说:“好吧。” 乐正子进宫见到鲁平公,说:“您为什么不见孟轲了?” 鲁平公说:“有人告诉我说,‘孟子为母亲办丧事的隆重超过了父亲的丧事’,所以我不去见他了。” 乐正子说:“您所说的超过,是指什么呢?是指先前为父亲办丧事用士礼,后来为母亲办丧事用大夫之礼;先前办丧事用三个鼎,后来用五个鼎吗?” 鲁平公说:“不是的,是指棺椁衣物的华美。” 乐正子说:“这不叫超过,这是前后家境贫富不同而已。” 乐正子去见孟子,说:“我告诉过国君,他本来打算来见您的。有个受宠的近臣臧仓阻止了他,因此他终于没来。” 孟子说:“来,也许是有人促成的;不来,也许是有人阻止他。不过来或不来,并不是人力所能主宰。我不能被鲁君信用,是天意啊。姓臧的家伙怎能使我见不到鲁君呢?”

鲁平公:战国时鲁国国君姬叔,景公的儿子,前316年至前297年在位。 嬖(bì)人:指受宠的姬妾或侍臣。 乐正子:名克,孟子弟子。 后丧、前丧:孟子先丧父,后丧母。后丧指母亲的丧事,前丧指父亲的丧事。 三鼎:用三个鼎盛供品。五鼎:用五个鼎盛供品。办丧事时用三鼎是士礼,用五鼎是卿大夫之礼。 棺:内棺。椁:外棺。衣衾(qīn):装殓死者的衣被。 沮(jǔ):通“阻”。 尼(nǐ):阻止。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垂旒朝日侍明光,开府频年控粤裳。幕下诗名收李杜,朝端文誉重班扬。

行藏未许亲鱼鸟,栖处还应是凤凰。最是怜才心更切,远题书札问陵阳。

()

金门辞隐吏,宝地谒空王。碧涧飞龙树,青山绕雁堂。

露吟萝卷幔,云卧石为床。莫叹春归尽,天花晚更香。

()

朔雁惊飞起。忆前年、酒墟击筑,和歌燕市。一自卢沟桥头别,满眼斜阳流水。

怅去路、云山无际。强欲寻君惟有梦,奈梦魂、不度三千里。

君忆我,定相似。

虚惭踪迹天涯寄。但逢迎、五陵裘马,有谁知己。翻羡一官乘边障,苦爱宾朋文史。

况芦酒郫筒堪醉。燕颔书生还未老,拚从军、共作封侯计。

带围解,且休矣。

()

剑眉山鼻戟如须,生面麒麟可即图。渭水师臣为后辈,金城老将作前驱。

扫清君侧诚难事,恢复辽阳岂庙谟。当享何烦三叹所,秋风吾已稳菰芦。

()

云重月难见,风狂雨不成。尺书从寄意,倾泪若为情。

()

李生李生何所之,家山窣云胡不归。兵戈到处弄性命,

礼乐向人生是非。却与野猿同橡坞,还将溪鸟共渔矶。

也知不是男儿事,争奈时情贱布衣。

()

厥闻忠孝者,所出同一源。

子於所亲孝,移忠理必然。

亲贤亦子训,忠节贵两全。

杀身能成仁,扬名斯永延。

是亦孝所在,岂但知色难。

嘻其叔世风,本末嗟倒悬。

若曰能养耳,食美衣华鲜。

苟求胡弗至,侧媚谄笑肩。

彼其良自多,喟叹达者观。

向来鸥阳公,拓落夷陵年。

夫人告之公,淡泊吾所安。

慎毋为险变,守节当弥坚。

卓哉名母训,经历伊谁传。

恭惟奉常君,矢心直似弦。

立朝几抗论,凛凛高回天。

力甦愦愦徒,若障狂澜川。

人知君守固,当识君母贤。

想其勉劢时,淳勤诲膝边。

怡愉一领解,心注靡变迁。

千而高为天,下而沉为渊。

但知慈训在,此外浮云焉。

兹来从吏隐,斲屋新数椽。

曲槛花葳蕤,虚窗月婵娟。

雅意寓一赋,懦立贪以廉。

我诵顺亲记,有泪如迸泉。

我贫母亦老,苒苒发已宣。

家徒空四壁,箪笥笑且便。

惟虞官箴旷,勿民温饱牵。

泽深百川赴,火明斯聚蝉。

投君以臭味,君子毋弃捐。

()

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
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