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五节

孟子 · 第二卷 · 梁惠王下 · 第十五节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君请择于斯二者。”
()
滕文公问道:“滕国,是个小国,全心全力来服侍大国,却不能躲过祸患,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从前周太王住在邠,狄人侵犯他。太王进献兽皮和丝帛服侍他,不能免遭侵犯;进献狗和马服侍他,不能免遭侵犯;进献珍珠美玉服侍他,不能免遭侵犯。于是召集邠地的父老,对他们说:‘狄人想要的,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过:君子不把那些生养人的东西用来害人。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准备离开这里。’于是他离开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建造城邑住了下来。邠地的老百姓说:‘他是有仁德的人啊,不能失去他。’跟随着他来的人多得就像赶集一样。 “也有人说:‘(土地)是必须世世代代守护的,不是自己可以决定放弃的。宁死而不能离开。’ “请您在这两种情形中择取一种吧。”

币:缯帛。 属:召集。耆(qí)老:指老人。耆,六十岁的人。老,七十岁的人。 梁山:在今陕西干县西北。 归市:拥向集市。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闾门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黄蝶得晴飞菜叶,翠禽隔浦啄桃花。

衡门倒屣临官路,古渡横舟阁浅沙。亦有诗人时一到,醉吟行尽夕阳斜。

()

芳菲佳节入韶年,锦缆维舟列彩筵。酒色杯光浮海气,歌声舞袖斗春妍。

佳人竞巧黄金胜,游子争驱白玉鞭。纵览不知归路暝,谓谁同上李膺船。

()

至人贵其身,不使事物遶。

捐身易富贵,明珠弹飞鸟。

我愿称善人,题作墓上表。

从来尺鷃乐,不羡飞鸿矫。

()

四气相陶铸,中庸道岂销。夏云生此日,春色尽今朝。

陋巷贫无闷,毗耶疾未调。已栽天末柏,合抱岂非遥。

()

我欲学为农,力耕不逢岁。

我欲学为士,儒冠多饿死。

誓将弃犁锄,亦复罢书史。

长随马少游,浮湛自闾里。

()

朝开妆镜夜熏衣,除尔安排事总非。正是踌躇难料理,新词怕听惜分飞。

()

兰江渡后又涔河,复岭重冈策马过。蟋蟀咽凉秋思早,棕榈战叶晓风多。

萍花一亩分鸥鹭,松径千山暗薜萝。我欲扬舲问湘浦,大江渺渺洞庭波。

()

子云无分从甘泉,留滞犹胜叙史迁。瑞应可书郊祀志,熙功宜被奉常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