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六节

孟子 · 第一卷 · 梁惠王上 · 第六节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孟子见到了梁襄王。出来之后,告诉别人说:“梁襄王远远地望去不像人君的样子,靠近些也看不出威严的样子。他突然问我:‘天下怎么样才能安定呢?’我对他说:‘统一了就能安定。’ “‘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我说:‘不喜欢杀人的人能统一天下。’ “‘什么人能归顺呢?’我说:‘天下百姓都会归顺。大王知道禾苗吗?七、八月之间天气大旱无雨,禾苗就枯黄了。(一旦)天空突然起了很厚的云,下了很大的雨,禾苗就重新旺盛起来。能够像这样,谁又能抵挡得了呢?现在天下各国的国君,没有一个不爱好杀人的。如果有不好杀人的人出现,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伸长脖子盼望了!如果能做到这样,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向下奔流一样,气势汹涌,谁又能阻挡得了呢!’”

梁襄王:即魏襄王,魏惠王的儿子,名嗣。因魏惠王将都城迁至大梁(今开封),故称魏为梁。 定于一:安定以统一为前提。 与:跟从,追随。 油然:盛多的样子。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 今夫:掉换话头的连词。人牧:人君,指统治者。 由:与“犹”同。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河身倾仄险于谗,舐掌离车频谑諵。但有雕云敷党族,谅多酸雨送松杉。

凭将知罪存麟史,分得文章与蟹监。哭泣妇人俱不可,相传司马旧青衫。

()

圭组曾分寄,经纶未究才。冥心求己事,真气养玄胎。

月遽中河落,兰先白露摧。若人嗟不淑,天意谓何哉。

()

嘉树团阴早夏清,窗前兰草卷风轻。客来相访期中饭,下酒溪鱼粥作羹。

()

岩桂无人也自芳,月宫仙子道家妆。

露溥仙掌三秋色,风动枝头十里香。

先世栽培虽地僻,近年卜筑发天藏。

后堂元有文犀贵,可但腰金照地光。

()

制作参易经,不用草玄准。

眼空天壤间,谁得并捷敏。

鸿文翻水就,未省苦吟吻。

齐梁逮陈隋,众作付一哂。

南国容本冶,西子发更鬒。

混然真天成,宁复分域畛。

飞上青云端,秋空击鹰隼。

岂唯持荷橐,已复班玉笋。

虽未究所长,要亦摅素蕴。

大手秉纶綍,至音发簴簨。

嗟予堕诗穷,政坐无铅粉。

数奇只自怜,多忤谁汲引。

有赋难逐贫,无诗不招隐。

明公独深怜,不嫌边幅窘。

谓虽敝帚如,或可充贡箘。

恃此以无恐,枚皋穷久忍。

傥复念菅蒯,庶免辱荆槿。

()

春尽芜城天一涯,白榆生荚柳生花。

满川战骨知谁罪,深属来人戒覆车。

()

匡山报无恙,逐客且盘桓。天地终难快,风霜稍见宽。

瀑飞千嶂晓,峡隐万松寒。不分吴明府,犹能寄一官。

()

我昔避地吴阊居,是时太史八十余。何人不爱虎头画,若个能轻龙爪书。

两郎亭亭两玉立,无论箕裘世谁及。倏忽流光一弹指,仲君最少今八十。

停云馆头谡谡风,见君再见太史公。墨池流出天地派,彩笔补尽烟霞功。

衰劣惭余比蒲柳,辱君父子呼小友。拟向洪崖借一瓢,君当满贮长春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