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 第十八品 · 一体同观分

金刚经 · 第十八品 ·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
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物质现象的肉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心事的天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看见一切众生心事的天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众生根性的慧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照见一切实际现象的法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吗?是的,世尊,如来有无事不知,无事不见,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碍的佛眼。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恒河中所有沙子,佛说它是沙子吗?是的,世尊,如来说它是沙子。须菩提,你的意思怎么样?如一恒河中的所有沙子,有像沙子那么多的恒河,又像那么多恒河所有沙数那么多的佛世界,你说它多不多呢?很多,世尊。佛告诉须菩提:像那么多国土中的所有众生有很多种心,如来具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种种心。好比一切泡沫同一海水,但一切众生固执泡沫为己心,与风作浪,生生灭灭的泡沫始终不离海水,海水自然悉知悉见。为什么呢?如来说一切众生种种心都是虚妄心,只是循业所起的一种意识作用,但是众生染着五欲,错谬地以为意识作用为己心,比如与风作浪所起的泡沫,泡沫只是海水波动的现象,泡沫并不是海水的原状,若知种种心是虚妄心,只是假名为心,则见无上正等正觉心,比方泡沫与海水,若知泡沫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但没有海水就没有泡沫,见泡沫则见海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同这番道理,我们缩小心量以泡沫为己心,住心在泡沫上而见不到海水,若不住泡沫则见海水,不住妄想心则显现无上正等正觉心。为什么这样说呢?须菩提,过去心了不可得,现在心了不可得,未来心了不可得,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所产生的意识现象,相继不断使我们错谬地以为己心。诸君!若不住相,见诸心非心,现前便见无上正等正觉心。当知,泡沫虽不是海水的原关,却也是海水啊!还不悟吗?

肉眼:五眼之一。五眼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本章说只要把握了空无宗旨,就能超越万相——“一体同观”。说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也就是这五种眼从“万法皆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也可以说都不是眼。说多得像无限恒河无限沙数的世界中的无限众生的无限心念如来都知道,其实是说这些心念也都是空无,不应执著。所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心念都不可得。这就是标目所说“一体同观”。

猜你喜欢

秋夜静,苦啼螀。愁牵闺思到辽阳。衣裳捣去浑无力,一忆征人一断肠。

()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

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

闷来咄咄向空书,怪底年来每事疎。

著脚左如旋磨议,进身难似上竿鱼。

不逢贤者休弹铗,谩说侯门可曳裾。

毕竟归农为上策,买将蓑笠去耕锄。

()

晨炊畬粟荐园蔬,默计生涯已有馀。举世方誇稽古力,满怀空贮活人书。

闷呼赤脚行沽酒,出遣苍头旋僦驴。不为归休习疏懒,爱闲元与市朝疏。

()

摩挲阅古堂前柳,尽是世臣乔木。故国风流,中兴事业,都写南山脩竹。商颜自绿。甚当日君王,浩歌鸿鹄。谁识宫中,有人先定大横卜。
簪貂更鸣佩玉。退朝归较晚,留传黄屋。雨露无边,风云在手,宜享长生案此处缺一字福。神京未复。看先取鸿淘,次封函谷。岁岁初寒,小桃花下跨青鹿。

()

囊中秋卷逼唐贤,门外侯芭问太玄。

才大岂堪栖枳棘,官清应只友兰荃。

湘行又泛君山月,淮绩曾冲赤壁烟。

拟借从君新句看,试寻黄帽寄纲船。

()

磻谿垂钓者,终得展其才。

何事先生隐,不逢明主来。

泉声秋雨歇,月色夜云开。

对此空惆怅,吟魂早晚回。

()

春从邹律动,近得破愁颜。心事孤灯下,年光万死间。

赋成馀白发,身在有青山。共尔烟霞约,飘然去不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