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出自。唐代。李白。的。早春寄王汉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听说春天已经回还我还未识其面,前去依傍寒梅访寻消息。
昨夜东风吹入江夏,路边陌上的杨柳冒出嫩芽一片金黄。
碧水浩浩云雾茫茫,王汉阳您啊不来令我空白断肠。
我已预先拂净青山上一片石摆下酒宴,要与您连日连夜醉在壶觞之中。
王汉阳:其人姓王,官职汉阳县令。生平不详。
走傍:走近。
武阳:此指江夏。
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陌头:街头。
美人:古人往往以美人、香草比君子,此指王汉阳。
预拂:预先拂拭。
壶觞(shāng):酒器。壶:盛液体的容器。觞:古代酒器;欢饮,进酒。晋陶潜《归去来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唐白居易《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诗:“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谁期?东都添箇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金马定国《送图南》诗:“壶觞送客柳亭东,回首三齐落照中。”清顾炎武《陶彭泽归里》诗:“瓮盎连朝浊,壶觞永日酣。”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先生辨舟中几人,服某某色;杯斝壶觞之属,历历可数。”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18-519 .
2、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402-405 .
此诗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在江夏时所作。诗中表现思念友人的一片真情厚意。《李诗辨疑》谓此诗是王汉阳寄李白诗,是答李白《望汉阳柳色等王宰》诗。可参考。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518-519 .
2、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402-405 .
诗的内容很简单,不过是邀请友人前来探春畅饮而已,但写得活泼自然,不落俗套。细细吟味,作者那一颗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诗心,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
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围绕着“春还”二字细腻生动地描写了早春的气息,写春天是怎样悄然回归的,表达了诗人终于迎来了春天的那种喜悦之情。“闻道春还未相识”,是说只听到春天回来了,还没有见到她。一开始就流露出急于看到春还的心情。其实当寒凝大地的时候,春天的气息才刚刚萌动,哪里能亲眼见到她呢!所以“闻到”二字表明春归的消息最先是从人们交谈中听到的。如此生活细节,一经诗人捕入诗句便增加了诗的韵味。既然是闻春未见春,就自然要去寻春、问春,于是引起了下面的诗句。“走傍寒梅访消息”,梅是无生命的,怎么能够拜访、叩问呢?这是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走”“访”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不可待地走出房舍,到梅树下去探究春天归否的一片诗情。“昨夜东风入武昌”一句是写春归。人们常说:一夜暖风就染绿了柳梢头。这里“东风”之前冠以“昨夜”二字,意在形容久盼不归的春风,一夜之间就迅速而又静悄悄地来了。然而这还仅仅是表现时节骤然暗换的特点,并没有写出春归的气势来,所以“东风”之后再缀一“入”字,表明春风的到来是排挞而入的。这样就把春归的特点表现得维妙维肖了。可见诗人炼字炼句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陌头杨柳黄金色”一句是写早春的动人景象。全诗至此几经婉转方才暗暗点明诗人终于看到了“春还”这一层意思。“黄金色”是一种嫩嫩的鸭黄之色。春上柳梢,最初并不是绿色,那是因为细嫩的柳尖刚刚钻出,还没有饱受春光的沐浴,因而显得很幼稚,从远处看去便是一种朦胧的悦目的灿然金色。近人刘永济说:“景物之接于人无私也,而慧眼词人独能得其灵妙,……然景物自有精、粗之不同,而感人最深,必其精者。故当其由目入心之际,殆已加以拣择而遗其粗迹;及乎由心出手之时,不过自写吾心之照耳。”(《词论》)可见诗人写早春之色,不用“嫩绿”“新绿”等字,完全是出于细心观察又融进了自己喜悦之情所得。总观如上四句,诗人先写“闻道”,再写“走”“访”,直至东风荡入之后,方才写所见到的焕然春景,这全是紧扣“春还”二字娓娓写来,细如抽丝地再现了早春姗姗来迟的脚步儿声。
诗的后四句是邀请友人前来醉饮赏春。五六两句是全诗的承转机杼之句。“碧水浩浩云茫茫”是比兴用法,没有更多的意思,不过是用景语虚引而已。从而自然贯通到“美人不来空断肠”一句上来。既然春已回归,而美人未至,岂不辜负了一片融融春光!为此诗人才说他有“断肠”之恨。称友人为“美人”,亦不过是言思念之切,用这样戏谑俏皮的诗句寄给友人更见友情的亲密。“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是说自己已经预先将青山中一片石拂拭干净,只等友人来此痛饮一番。这两句写得尤为精采。诗人不直言说透“邀请”二字,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个动人的细节,便把邀请的殷切之情表达出来了,同时还含有共赏春光之意,这样便与前四句所婉转写出的盼春、迎春之意暗暗沟通了。古人作诗,结句大体不出景结、情结两法。本诗当属予情结。全诗结末一股按撩不住的赏春激情全从“连日醉壶觞”数字一涌而出,足以荡人心魄。
清代袁枚提倡诗要有“性灵”,他在《随园诗话》中曾说:“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知此而后可与论诗。”本诗之妙,即在于写阳春之气不落俗套。比如诗中“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就完全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话虽然说得通俗,但是新鲜活泼,全似从心里流出,饶有情致。又比如“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也一是出于一片真情。这就证明:只有情真,才有诗人自己的个性。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
紫芝图上见蓬莱。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新楼诗二十首。海棠。唐代。李绅。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九门烟树蔽春廛,小雨初晴泼火前。
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天。
萦丝早絮轻无著,弄袖和风细可怜。
鳌署侍臣贪出沐,珉麋珠馅愧颁宣。
寒食假中作。宋代。宋祁。 九门烟树蔽春廛,小雨初晴泼火前。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天。萦丝早絮轻无著,弄袖和风细可怜。鳌署侍臣贪出沐,珉麋珠馅愧颁宣。
披衣晨拂枕书床,出郭巾车旋可将。积雨只催春事歇,沾泥偏恨柳花狂。
林喧山客锄新笋,涨毒溪农悯早秧。谩拟仙城堪逸老,三星长夜照江乡。
出郭书事。明代。黄衷。 披衣晨拂枕书床,出郭巾车旋可将。积雨只催春事歇,沾泥偏恨柳花狂。林喧山客锄新笋,涨毒溪农悯早秧。谩拟仙城堪逸老,三星长夜照江乡。
村山何所适,葛蔓自纵横。人背骄阳立,风从古木生。
蜩螗频唤雨,莺燕亦憎晴。幽径喧尘动,云心晦不明。
村山。清代。陈忠平。 村山何所适,葛蔓自纵横。人背骄阳立,风从古木生。蜩螗频唤雨,莺燕亦憎晴。幽径喧尘动,云心晦不明。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慙自束,为尔忆家园。
子规。宋代。余靖。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名缰慙自束,为尔忆家园。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依约残眉理旧黄,翠鬟抛掷一簪长,暖风晴日罢朝妆¤
闲折海棠看又拈,玉纤无力惹馀香,此情谁会倚斜阳。
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锦帷鸳被宿香浓¤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隔帘栊,杏花凝恨倚东风。
花月香寒悄夜尘,绮筵幽会暗伤神,婵娟依约画屏人¤
人不见时还暂语,令才抛后爱微嚬,越罗巴锦不胜春。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
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
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浣溪沙。唐代。张泌。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依约残眉理旧黄,翠鬟抛掷一簪长,暖风晴日罢朝妆¤闲折海棠看又拈,玉纤无力惹馀香,此情谁会倚斜阳。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锦帷鸳被宿香浓¤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隔帘栊,杏花凝恨倚东风。花月香寒悄夜尘,绮筵幽会暗伤神,婵娟依约画屏人¤人不见时还暂语,令才抛后爱微嚬,越罗巴锦不胜春。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唤起胎仙细问伊,几时华表柱头归。一编玄草都收拾,种玉田东伴采薇。
梁楷画钟馗并引鹤归云际携琴过涧西三题 其二。宋代。释居简。 唤起胎仙细问伊,几时华表柱头归。一编玄草都收拾,种玉田东伴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