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首 其二。清代。李慈铭。清明忆,晴日跨湖桥。 堰下田家分翠麦,柳边亭子上红箫。 到处好停桡。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坡陀羸马暮云昏,苦忆兔园高帝孙。
子舍芝兰皆可佩,後房桃李总能言。
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
病酒相如在行役,梁王谁与共清樽。
道中寄公寿。宋代。黄庭坚。 坡陀羸马暮云昏,苦忆兔园高帝孙。子舍芝兰皆可佩,後房桃李总能言。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病酒相如在行役,梁王谁与共清樽。
间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水龙吟。宋代。黄孝迈。 间情小院沈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残灯慵剔,寒轻怯睡。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天涯别袂。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
白石山川贵可知,公侯衮衮应斯时。
蓝田美玉双呈瑞,沧海明珠两朵奇。
从此一门成薛凤,如今三子胜徐麟。
东君更有灵椿寿,看取他年折桂枝。
贺人双生。宋代。王大烈。 白石山川贵可知,公侯衮衮应斯时。蓝田美玉双呈瑞,沧海明珠两朵奇。从此一门成薛凤,如今三子胜徐麟。东君更有灵椿寿,看取他年折桂枝。
久客意何如,别时春水初。犹闻离洛浦,未答入关书。
病榻留僧舍,归魂到我庐。无坟生宿草,此恨恐难除。
单齐云殁于秦中。清代。李宪噩。 久客意何如,别时春水初。犹闻离洛浦,未答入关书。病榻留僧舍,归魂到我庐。无坟生宿草,此恨恐难除。
曲巷低窗云色暮。节近黄花,又下凄凉雨。长记江南杨柳渡,孤篷剪烛曾听处。
悔别翻将书信误。雁落吴天,已是愁难诉。今夜长安千万户,相思不为砧声苦。
蝶恋花 长安秋雨夜赋。清代。厉鹗。 曲巷低窗云色暮。节近黄花,又下凄凉雨。长记江南杨柳渡,孤篷剪烛曾听处。悔别翻将书信误。雁落吴天,已是愁难诉。今夜长安千万户,相思不为砧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