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小子

逆旅小子
戊戌秋九月,余归自塞上,宿石槽。逆旅小子形苦羸,敞布单衣,不袜不履,而主人挞击之甚猛,泣甚悲。叩之东西家,曰“是其兄之孤也。有田一区,畜产什器粗具,恐孺子长而与之分,故不恤其寒饥而苦役之;夜则闭之户外,严风起,弗活矣。”余至京师,再书告京兆尹,宜檄县捕诘,俾乡邻保任而后释之。
逾岁四月,复过此里,人曰:“孺子果以是冬死,而某亦暴死,其妻子、田宅、畜物皆为他人有矣。”叩以“吏曾呵诘乎?”则未也。
昔先王以道明民,犹恐顽者不喻,故“以乡八刑纠万民”,其不孝、不弟、不睦、不姻、不任、不恤者,则刑随之,而五家相保,有罪奇邪则相及,所以闭其涂,使民无由动于邪恶也。管子之法,则自乡师以至什伍之长,转相督察,而罪皆及于所司。盖周公所虑者,民俗之偷而已,至管子而又患吏情之遁焉,此可以观世变矣。
()
戊戌年秋九月,我从塞上回京师,在石槽过夜。旅店的小男孩身体瘦弱可怜,穿着破布单衣,没有鞋袜穿,而店主人很凶狠地用鞭子抽打他,小孩儿哭得很凄惨。问左右邻居人家,他们说:“这是店主人的哥哥留下的孤儿。他们有一小块田地,牲口农具生活用品大体都具备,店主人怕这小孩儿长大了和他分家产,所以不管他受冷挨饿,只差遣他干苦活。夜里就把他关在门外,寒风一刮,就活不成了。”我到了京师,两次写信告诉京兆尹说:“应该下文叫县里将店主人捉拿审问,让乡邻担保他以后对小男孩好,然后再放他。” 第二年四月,我再次路过这里,乡里人说:“那小男孩果然在那一年冬天死去了,店主人也突然死了,他的妻子儿女、田地房屋、牲口财物都归别人所有了。”我问他们:“县里官吏曾经训斥审问过店主人吗?”那却还没有。 从前先王用道义开导百姓,还担心愚顽的人不明白,所以用“乡八刑”来督察百姓守法,对那些不孝父母,不顺从兄长,家庭不和睦,姻亲不和善,对朋友不讲信用,见别人有危难不帮助的人,就按刑法给以处罚,五家相互担保,有犯奇怪邪恶罪行的,便五家都牵连到,以此来堵住百姓犯罪的途径,使百姓无从产生邪恶念头。管子的法制,则是从乡师到什伍的负责人,互相监督,出现了犯罪的,都要追究司法官吏。原来周公所担心的,只是百姓习惯于苟且偷安。至于管子,又更担心官吏玩忽职守,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世道的变化。

逆旅:客店。逆,迎,迎客之所谓逆旅,即客店。 逆旅小子:客店里的小男孩。 戊戌: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 石槽:在清京兆顺义县(今北京顺义县)西北三十里,此处有清代行宫。 羸(1éi):瘦弱。 敞:敞着,意义为穿着 其兄之孤:店主之兄死后留下的孤儿。孤,父亲去世者为孤。 粗具:大体具备。 严风:寒风。 京兆尹:京师地区的长官。尹,地方行政长官。 保任:担保。 乡八刑:周代实行于地方上的刑法。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八刑,对不孝、不悌、不睦、不姻、不任、不恤、造言、乱民等八种行为的刑罚。 “以乡八刑纠万民”: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 不弟(ti):不顺从兄长。第,同“悌”。 睦:亲于家族。 不姻:做媳妇不和夫家和好。 不任:朋友间不讲信用。 不恤:见别人有危难不帮助。 管子:管仲,名夷吾,春秋时齐国政治家,被齐桓公任命为卿,改革政治,加强法制,使齐国迅速强大起来。 乡师:周代司徒的下属,为监察地方事务的官员。 什伍:古代的一种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 遁:玩忽职守,逃避责任。

《逆旅小子》是方苞的一篇叙述了一个客店小男孩的悲惨遭遇的散文。通过写“逆旅小子”的不幸遭遇,表现作者对民间疾苦的一定的同情;对官吏的漠视民疾,也有所批评。末段议论,在强调官尽职的同时,又强调以法纠民,则表现了作者的阶级的局限。 此文以不足二百字记“逆旅小子”的遭遇,人物事件都写得有头有尾,前因后果交待得清楚明白,体现了方苞散文笔法的简洁的特点。

方苞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猜你喜欢

君不见圆者为圭方者璧,漫漫无际粘天白。旌旗卷冻龙蛇飞,列骑嘶寒猬毛磔。

又不见铁衣戛戛裹层冰,冰丝万缕须眉凝。荷殳永夜不敢寐,雪山有急三军登。

吁嗟紫塞走封豕,圣人用兵不得已。忧劳不倦宵旰心,十万貔貅皆赤子。

勉旃将士歼犬戎,投戈早晚奏肤功。归而饮至朝阳宫,九州衣被春融融。

()

积素长廊人悄悄,月痕斜度西棂。流光屈指暗心惊。

漫嗟薄袂,明日又阳生。

小盎檀英芳讯早,冲寒似念伶俜。三年尘扰眼谁青。

海天遥望,南极一星明。

()

皇天鉴不昧,愐想何亢极。丝雨久愆期,绮霞徒相惑。

阴云舒又卷,濯枝安可得。涸井不累瓶,干溪一凭轼。

赤地芳草死,飙尘惊四塞。戎冠夜刺闺,民荒岁伤国。

赖以王猷盛,中原无凶慝。杨公当此晨,省灾常旰食。

独感下堂雨,偏嘉越境域。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穑。

请回云汉诗,为君歌乐职。

()

琳馆无尘真福地,门前万竹自青青。丹成井底飞双鸽,桧老坛边布七星。

鹤舞出林朝每见,龙吟归壑夜还听。我来祗为逃秋暑,非是寻仙问道经。

()

南北各万里,有云心更闲。因风离海上,伴月到人间。

洛浦少高树,长安无旧山。裴回不可驻,漠漠又空还。

()

古人所弃今人慕,不谓苏公亦世情。

此话若教天上听,定须笑倒董双成。

()

雪里最怜梅破萼,花时那负岁寒心。

不因王子聊乘兴,争得林逋为赏音。

()

帘捲堂前桂子凉,一轩灯火夜初长。月中春好元无价,天上风来别有香。

棠棣一家同映秀,词林百世继馀芳。閒花野草空无数,掩尽人间独擅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