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锡祺,字复澄,号鹤亭、大樗,台中潭子人。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次年(1894)原拟赴福建应举,因甲午战役而作罢。日治初期以担任塾师维生,明治卅二年(1899)兼任《台湾日日新报》通信记者。明治卅四年(1901)应聘为台中《台湾新闻》记者,至大正七年(1918)止。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日治时期最富盛名的诗社「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大正六年(1917)接替因病去世的赖绍尧担任社长一职,至战后1946年去世为止,担任社长时间近三十年之久,其人其诗完整见證栎社之兴衰,是该社灵魂人物之一。傅氏对保存栎社文献贡献甚大,先后撰有《栎社沿革志略》、《增补栎社沿革志略》分别于栎社创立三十、四十周年时出版,为今人研究栎社的重要参考资料。傅氏对推展栎社活动、在异族统治下保存汉文化有强烈的使命感,但他一生以明哲保身为处世哲学,曾应日本之邀担任潭子区长、庄长,合计十一年四个月,绝不涉足反抗色彩的政治运动,与林献堂、林幼春等栎社主干差异甚大。傅氏代表作《鹤亭诗集》于民国五十六年(1967)出版,所收作品自1907迄1946年,长达40年,总数超过一千首。其中有大量的诗社击钵吟诗、课题诗,多属咏史、咏物题材;其次是诗友酬唱与个人抒情言志、社会风貌的描写等,该书广泛保存日治时期台湾政治、社会风貌,以及传统文学界之生态和变迁,价值颇高。论诗风,傅诗文字质朴淡雅,不以辞藻取胜,亦乏流丽灵动之姿,与其个性若合符节。就内容言,其诗反映传统文人面对异族统治的复杂感受与因应之道,在追求自在逍遥的表相之下,充满矛盾痛苦与摆荡不安,是当时传统文人在「坚决抗日」与「倾斜媚日」之外的另一种典型。至于为数甚少的战后作品中,则反映出对国民政府从热切欢迎到深沈失望的转变。〖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鹤亭诗集》目前通行版本收录于龙文出版社影印出版之「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兹以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诗报》、《风月报》、《南方》等,加以增补校勘。(廖振富撰)注文: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
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
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
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
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
江湖挹余波,谓此席上珍。
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
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
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
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
濯以天汉津。斯文傥未丧,
六经要铺陈。大易伏羲祖,
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
几案增日新。定非注虫鱼,
与世忆凤麟。
谢冯济远惠端砚。宋代。李石。 学道本屡空,所积岂为贫。我生无长物,有辄恐累身。挟块公子伯,陶土帝者仁。可惜水玉姿,下与瓦砾亲。吾子泮林旧,文采含青春。江湖挹余波,谓此席上珍。方正自温润,玉德如其人。潦倒竟何用,厚德山岳均。愧非笔札才,不堪演丝纶。三召已三逐,琬琰甘猥法抆拭置前列,濯以天汉津。斯文傥未丧,六经要铺陈。大易伏羲祖,春秋丘明臣。琢磨三益友,几案增日新。定非注虫鱼,与世忆凤麟。
禀化凝正气,鍊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
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
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
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步虚词十首 其四。唐代。吴筠。 禀化凝正气,鍊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帝一集绛宫,流光出丹玄。元英与桃君,朗咏长生篇。六府焕明霞,百关罗紫烟。飙车涉寥廓,靡靡乘景迁。不觉云路远,斯须游万天。
山田一雨稻初苏,村景宜添七月图。鸡犬惊喧官牒下,农忙时节隶催租。
山村即目 其三。清代。丘逢甲。 山田一雨稻初苏,村景宜添七月图。鸡犬惊喧官牒下,农忙时节隶催租。
望穷东北思迢迢,老鹤孤云不可招。二十年前醉泉石,九重天上自箫韶。
扶持元气文章笔,扫荡尘寰花月妖。有个老生东海上,高横青眼看扶摇。
寄内翰东昌张廷瑞。明代。张弼。 望穷东北思迢迢,老鹤孤云不可招。二十年前醉泉石,九重天上自箫韶。扶持元气文章笔,扫荡尘寰花月妖。有个老生东海上,高横青眼看扶摇。
一上湖南淀山寺,寺门高开秋树颠。下界云烟惟一气,八方楼阁驻诸天。
无风灵籁时生壑,深夜神龙或起渊。我独题诗此临眺,寥寥宇宙几千年。
登淀山寺。元代。吕诚。 一上湖南淀山寺,寺门高开秋树颠。下界云烟惟一气,八方楼阁驻诸天。无风灵籁时生壑,深夜神龙或起渊。我独题诗此临眺,寥寥宇宙几千年。
愁云向晚绕荒台,历历斜阳倒影开。红叶似花沿岸发,青山如郭抱江来。
谁怜野客狂兼醉,自向秋风去复回。世路几多穷达感,但登临处且衔杯。
江亭晚眺。清代。赵廷恺。 愁云向晚绕荒台,历历斜阳倒影开。红叶似花沿岸发,青山如郭抱江来。谁怜野客狂兼醉,自向秋风去复回。世路几多穷达感,但登临处且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