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诸友以栎社创立满二十年合赠银瓶并附诗词赋此志谢。清代。傅锡祺。少微寂寞几经年,皋羽无憀倡月泉。 江左虎龙都入彀,淮南鸡犬亦成仙。 金兰气谊高千古,珠玉琳琅落九天。 守口诏余牢记取,家珍长付子孙传。
傅锡祺,字复澄,号鹤亭、大樗,台中潭子人。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次年(1894)原拟赴福建应举,因甲午战役而作罢。日治初期以担任塾师维生,明治卅二年(1899)兼任《台湾日日新报》通信记者。明治卅四年(1901)应聘为台中《台湾新闻》记者,至大正七年(1918)止。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日治时期最富盛名的诗社「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大正六年(1917)接替因病去世的赖绍尧担任社长一职,至战后1946年去世为止,担任社长时间近三十年之久,其人其诗完整见證栎社之兴衰,是该社灵魂人物之一。傅氏对保存栎社文献贡献甚大,先后撰有《栎社沿革志略》、《增补栎社沿革志略》分别于栎社创立三十、四十周年时出版,为今人研究栎社的重要参考资料。傅氏对推展栎社活动、在异族统治下保存汉文化有强烈的使命感,但他一生以明哲保身为处世哲学,曾应日本之邀担任潭子区长、庄长,合计十一年四个月,绝不涉足反抗色彩的政治运动,与林献堂、林幼春等栎社主干差异甚大。傅氏代表作《鹤亭诗集》于民国五十六年(1967)出版,所收作品自1907迄1946年,长达40年,总数超过一千首。其中有大量的诗社击钵吟诗、课题诗,多属咏史、咏物题材;其次是诗友酬唱与个人抒情言志、社会风貌的描写等,该书广泛保存日治时期台湾政治、社会风貌,以及传统文学界之生态和变迁,价值颇高。论诗风,傅诗文字质朴淡雅,不以辞藻取胜,亦乏流丽灵动之姿,与其个性若合符节。就内容言,其诗反映传统文人面对异族统治的复杂感受与因应之道,在追求自在逍遥的表相之下,充满矛盾痛苦与摆荡不安,是当时传统文人在「坚决抗日」与「倾斜媚日」之外的另一种典型。至于为数甚少的战后作品中,则反映出对国民政府从热切欢迎到深沈失望的转变。〖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鹤亭诗集》目前通行版本收录于龙文出版社影印出版之「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兹以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诗报》、《风月报》、《南方》等,加以增补校勘。(廖振富撰)注文: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
驱驰一月似长年,信是西南到极边。细雨狂风常作恶,高山流水亦茫然。
耳闻宿将能擒虎,眼见苗夷学种田。自是清平平地乐,满城歌吹乐尧天。
过清平次韵二首 其二。明代。王缜。 驱驰一月似长年,信是西南到极边。细雨狂风常作恶,高山流水亦茫然。耳闻宿将能擒虎,眼见苗夷学种田。自是清平平地乐,满城歌吹乐尧天。
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几程寻嶮栈,独宿听寒涛。
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喜李馀自蜀至。唐代。贾岛。 迢递岷峨外,西南驿路高。几程寻嶮栈,独宿听寒涛。白鸟飞还立,青猿断更号。往来从此过,词体近风骚。
六斋帝子联龙衮,三岛神仙列雁行。
绣毂青鸾金羽盖,锦鞯白马紫游缰。
御沟细柳云生暖,禁御飞花雨送凉。
郑国书闻能一一,玉炉清昼为分香。
大本堂(二首)。明代。魏观。 六斋帝子联龙衮,三岛神仙列雁行。绣毂青鸾金羽盖,锦鞯白马紫游缰。御沟细柳云生暖,禁御飞花雨送凉。郑国书闻能一一,玉炉清昼为分香。
抽铅只是绝尘缘,添汞工夫本性天。情性混融仙道毕,汞铅凝结大丹圆。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道教十四首 其七 抽添铅汞。元代。李道纯。 抽铅只是绝尘缘,添汞工夫本性天。情性混融仙道毕,汞铅凝结大丹圆。
文见本书魏野一○。夏夜与臧奎魏野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
夏夜与臧奎魏野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宋代。陈越。 文见本书魏野一○。夏夜与臧奎魏野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
乱后时通问,飘流尚此身。
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
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
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
寄李道夫。宋代。吴可。 乱后时通问,飘流尚此身。干戈伤白发,桃李自青春。故国田畴远,殊方盗贼频。知君怀老伴,诗酒慰情亲。
邂逅飞蓬身事轻,异乡风物不胜情。出无舆马自怜许,食有蛙鱼空瘦生。
失路漫漫迷日影,并溪沥沥灌田声。似闻更有佳山在,试卜东南十里行。
东南秀罗亦佳山而近用前韵约游。宋代。刘跂。 邂逅飞蓬身事轻,异乡风物不胜情。出无舆马自怜许,食有蛙鱼空瘦生。失路漫漫迷日影,并溪沥沥灌田声。似闻更有佳山在,试卜东南十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