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亡友吕厚庵遗照。清代。傅锡祺。生死经年别,临风忆吕安。 有诗多变徵,遗恨负承欢。 淡极人如菊,交深臭似兰。 披图见颜色,疑是梦中看。
傅锡祺,字复澄,号鹤亭、大樗,台中潭子人。光绪十九年(1893)秀才,次年(1894)原拟赴福建应举,因甲午战役而作罢。日治初期以担任塾师维生,明治卅二年(1899)兼任《台湾日日新报》通信记者。明治卅四年(1901)应聘为台中《台湾新闻》记者,至大正七年(1918)止。明治卅九年(1906)加入日治时期最富盛名的诗社「栎社」,为创社九老之一。大正六年(1917)接替因病去世的赖绍尧担任社长一职,至战后1946年去世为止,担任社长时间近三十年之久,其人其诗完整见證栎社之兴衰,是该社灵魂人物之一。傅氏对保存栎社文献贡献甚大,先后撰有《栎社沿革志略》、《增补栎社沿革志略》分别于栎社创立三十、四十周年时出版,为今人研究栎社的重要参考资料。傅氏对推展栎社活动、在异族统治下保存汉文化有强烈的使命感,但他一生以明哲保身为处世哲学,曾应日本之邀担任潭子区长、庄长,合计十一年四个月,绝不涉足反抗色彩的政治运动,与林献堂、林幼春等栎社主干差异甚大。傅氏代表作《鹤亭诗集》于民国五十六年(1967)出版,所收作品自1907迄1946年,长达40年,总数超过一千首。其中有大量的诗社击钵吟诗、课题诗,多属咏史、咏物题材;其次是诗友酬唱与个人抒情言志、社会风貌的描写等,该书广泛保存日治时期台湾政治、社会风貌,以及传统文学界之生态和变迁,价值颇高。论诗风,傅诗文字质朴淡雅,不以辞藻取胜,亦乏流丽灵动之姿,与其个性若合符节。就内容言,其诗反映传统文人面对异族统治的复杂感受与因应之道,在追求自在逍遥的表相之下,充满矛盾痛苦与摆荡不安,是当时传统文人在「坚决抗日」与「倾斜媚日」之外的另一种典型。至于为数甚少的战后作品中,则反映出对国民政府从热切欢迎到深沈失望的转变。〖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鹤亭诗集》目前通行版本收录于龙文出版社影印出版之「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兹以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诗报》、《风月报》、《南方》等,加以增补校勘。(廖振富撰)注文:参考廖振富《栎社研究新论》,台北:国立编译馆,2006年3月。
年光空感疾如流,同向春风各自愁。
有境牵怀人不会,落花深处指青楼。
集古 其一 寄情。金朝。李俊民。 年光空感疾如流,同向春风各自愁。有境牵怀人不会,落花深处指青楼。
驱车出郭门,缁尘迎面扑。引领见西山,顿觉豁心目。
金碧焕楼台,清华足水木。兰若远相望,烟岚围簇簇。
言寻相国园,水塔名久熟。取径御园西,冈峦争起伏。
诘曲度龙潭,一径入松竹。池榭虽荒凉,丘壑尚回复。
架石以为梁,牵藤可补屋。绕砌乱泉鸣,依檐飞鸟宿。
云来万树平,雨过千峰沐。奇石蹲虎头,幽林狎麋鹿。
仙果间名葩,朝暮散清馥。平居爱名胜,如渴思茗粥。
今晨来此间,如画得饱读。无奈世网牵,欲留不可复。
回首谢山灵,何时此卜筑。
水塔寺。清代。史梦兰。 驱车出郭门,缁尘迎面扑。引领见西山,顿觉豁心目。金碧焕楼台,清华足水木。兰若远相望,烟岚围簇簇。言寻相国园,水塔名久熟。取径御园西,冈峦争起伏。诘曲度龙潭,一径入松竹。池榭虽荒凉,丘壑尚回复。架石以为梁,牵藤可补屋。绕砌乱泉鸣,依檐飞鸟宿。云来万树平,雨过千峰沐。奇石蹲虎头,幽林狎麋鹿。仙果间名葩,朝暮散清馥。平居爱名胜,如渴思茗粥。今晨来此间,如画得饱读。无奈世网牵,欲留不可复。回首谢山灵,何时此卜筑。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凌云九顶。宋代。范成大。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
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
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
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
凤鸣洞。宋代。史唐卿。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
出门天意已垂垂,湖上回鞭雪满衣。人在水晶宫里住,马从银色界中归。
树头云冻依然在,湖面鸥寒断不飞。今夜灯前有残榼,拥炉深闭一篷扉。
二十一日雪中归资国。宋代。周紫芝。 出门天意已垂垂,湖上回鞭雪满衣。人在水晶宫里住,马从银色界中归。树头云冻依然在,湖面鸥寒断不飞。今夜灯前有残榼,拥炉深闭一篷扉。
僧门奇士有英公,篆隸高能世莫穷。
五色彩毫传梦寐,三乘真谛达虚空。
赐衣深染函关上,宠号光呼柰苑中。
幸对风情添逸趣,好陪清话在莲宫。
赠英公大师。宋代。李铸。 僧门奇士有英公,篆隸高能世莫穷。五色彩毫传梦寐,三乘真谛达虚空。赐衣深染函关上,宠号光呼柰苑中。幸对风情添逸趣,好陪清话在莲宫。
二妙高轩肯过门,共期献策学公孙。因观佳句题红叶,陡起归心望白云。
坐上挥犀惊险语,醉中染翰缀雄文。相忘岂假投遵辖,待月同倾北海樽。
小生日因与友人作文字饮醉中走笔 其二。宋代。欧阳澈。 二妙高轩肯过门,共期献策学公孙。因观佳句题红叶,陡起归心望白云。坐上挥犀惊险语,醉中染翰缀雄文。相忘岂假投遵辖,待月同倾北海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