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曲

弄潮曲
钱塘小儿学弄潮,硬篙长楫捺复捎。
舵楼一人如铸铁,死灰面色晴不摇。
潮头如山挺船入,樯橹掀翻船竖立。
忽然灭没无影踪,缓缓浮波众船集。
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青山水碧流。
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
()
钱塘小儿学着弄潮,拿着竹篙、长楫一会按压、一会拂掠。 掌舵人如同铁铸一般纹丝不动,脸上如死灰般没有表情。 潮水涌来像山一样冲向小船,把樯橹掀翻,小船都竖立起来。 潮水忽然间将这些船卷没,使得它们无影无踪,在众人心惊胆战之际,潮头又渐渐缓和了下来,小船们重新显现、聚拢。 潮水平息波浪和缓,弄潮船轻快地追逐着沙鸥,人们在青山碧水间欢歌笑语。 人们经历危险应该像弄潮儿一样,渡过险关,平坦的道路就在后面。

篙:撑船的竹竿。 捺:按。 捎:拂掠。 「舵楼一人如铸铁,死灰面色晴不摇」句:形容掌舵人精神高度集中。 樯橹:桅杆和大桨。 「潮平浪滑逐沙鸥,歌笑青山水碧流」句:吴地风俗水戏完毕,往往喜欢唱歌。苏轼《瑞鹧鸪·观潮》记载:「依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使君诗。」 平夷:安稳。

《弄潮曲》是郑板桥写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与《观潮行》是姊妹篇。周密《武林旧事》记载了钱塘少年弄潮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吴儿善泗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不沾湿,以此夸能。」《弄潮曲》再现了这个场面。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猜你喜欢

危磴上嶙峋,泉声静更闻。

雨添三尺水,僧卧半间云。

境胜诗难好,林深日易曛。

忘言观众妙,一缕起炉熏。

()

昆虫已是蛰藏时,猎骑纷纭绕翠微。勿谓火攻为下策,略同兵战寓危机。

仁心谁去网三面,杀气似环城四围。乾豆元来因报本,充庖岂但爱鲜肥。

()

百日开名宴,崇班列上公。马鸣金騕袅,冠耀玉玲珑。

合乐咸韶奏,群羞水陆丰。林林应述职,能继古人风。

()

八千里外归来客,不为探奇也打门。愿见已经过半世,相逢何幸在荒村。

只身湖海飘零久,百卷文章慷慨存。煨芋分尝坚后约,更须米汁沃灵根。

()

况鮀非是佞,莒仆未为凶。

鬼谷从横舌,终南诡秘踪。

断无麟在薮,独有鼠穿墉。

千古谁俦匹,依稀似敬宗。

()

十六胜三五,中天照大荒。只讹些子缘,应号没多光。
桂老犹全在,蟾深未煞忙。难期一年事,到晓泥诗章。

()

百雉金城十仞池,天声遐憺远戎知。

剖符但报三年政,推毂无劳六月师。

胡马逸归常见画,塞鸿征尽著残棋。

欲歌盛业赓周雅,须假清风吉甫诗。

()

春雨伤行色,秋风问后期。欲吟黄鸟意,更遗白华诗。

客路看山色,亲帏有梦思。遥知到家日,正好采莼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