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全轩记

栎全轩记
馀峰先生隐居安亭江上,于其居之北,构屋三楹,扁之曰栎全轩。君为人坦夷,任性自适,不为周防于人。意之所至,人或不谓为然,君亦不以屑意。以故人无贵贱,皆乐与之处。然亦用是不谐于世。君年二十馀,举进士,居郎署。不十年,为两司。是时两司官,惟君最少。君又施施然不肯承迎人。人有倾之者,竟以是罢去。
会予亦来安亭江上,所居隔一水,时与君会。君不喜饮酒,然会即谈论竟日,或至夜分不去。即至他所,亦然。其与人无畛域,欢然而情意常有馀,如此也。君好山水,为郎时,奉使荆湖,日登黄鹤楼,赋诗饮酒。其在东藩,谒孔林,登岱宗,观沧海日出之处。及归,则慕陶岘之为人,扁舟五湖间。人或访君,君常不在家。去岁如越,泛西湖,过钱塘江,登子陵钓台,游齐云岩,将陟黄山,历九华,兴尽而返。
一日,邀予坐轩中,剧论世事。自言:“少登朝著,官资视同时诸人,颇为凌躐。一旦见绌,意亦不自释,回首当时事,今十馀年矣。处静以观动,居逸以窥劳,而后知今之为得也。天下之人,孰不自谓为才,故用之而不知止。夫惟不知其止,是以至于穷。汉党锢、唐白马之祸,骈首就戮者,何可胜数也?二十四友、八司马、十六子之徒,夫孰非一世之才也?李斯用秦,机、云入洛,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艳之。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哉?则庄生所谓不才终其天年,信达生之至论,而吾之所托焉者也。”予闻而叹息,以为知道之言。虽然,才与不才岂有常也?世所用楩、梓、豫樟也,则楩、梓、豫樟才,而栎不才矣。世所用栎也,则栎才,而楩、梓、豫樟不才矣。君固清庙明堂之所取,而匠石之所睥睨也,而为栎社,君其有以自幸也夫!其亦可慨也夫!
()
全文汪洋恣肆,用典使事,文气畅达,颇有韩愈“不平则鸣”的文章风格。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凿山置亭榭,开沼放波澜。

松竹希微绿,菱莲次第丹。

风烟富清远,气象薄高寒。

媚此千金躯,舍彼百虑攒。

神岳精灵动,人寰波浪漫。

乐生忧亦集,徒倚遍阑干。

()

小筑向山尖,旁村路已添。贤人常欲至,象纬不劳占。

树杪云连榻,藤梢月度帘。自惭惟偃仰,徒尔负书签。

()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

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繄繄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

芳讯依然大雅存,重劳倾盖过丘园。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入玉门。

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

()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

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

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

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

团扇应堪障夕晖,晓凉犹嫩且綀衣。去时宽著秋风担,留贮千岩万壑归。

()

湖山行几日,系舸弄珠楼。我欲题鹦鹉,何人在上头。

瀑泉环壑响,霁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鼋宫溯海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