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涵光出身名门,其父申佳胤。他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崇祯六年补邑痒生,顺治十八年(一六六一)恩贡生,博览经史,以诗名闻乡里。
申涵光十三岁曾从父宦游,在其父申佳胤出任南京国子监博士时, 把涵光的诗作拿于江南名士罗文止、章大力看,两公看后皆击节叹赏,赞不绝口,时年涵光22岁。其父佳胤恐其因作诗误了科举,严厉制止其再攻诗作。那时涵光常与好友游览名胜,饮酒作诗,所作之诗已有唐圞人风范。虽有新作不再示人,因此,父亲的制止并未影响涵光的诗作日益圞精进。
其三弟申涵昐曾在《忠裕堂集》中写到:先伯氏,讳涵光。生而天姿颖异,神采内敛,寡言笑,不喜声色。于经、书、子、史无不涉猎。能文章,下笔泊泊数千言立就。年十五,补邑庠生。为举子业。不拘行墨,精神奥博,顿挫浏漓,出入左国史汉之间。以是文名日噪。郡中诸先达,争为延誉。
关于其生平概略,《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文苑一》有载:年十五,补诸生。文名藉藉,顾不屑为举子业,日与诸同志论文立社,载酒豪游为乐。万历六年乱起,议城守,出家赀四百金、钱二十万犒士。甲申,奉母避乱西山,诛茅广羊绝顶。与钜鹿杨思圣,鸡泽殷岳、殷渊,定患难交。京师破,佳胤殉国难,涵光痛绝复苏。因渡江而南,谒陈子龙、夏允彝、徐石麟诸名宿,为父志传。归里,事亲课弟,足迹绝城市。……尝谒孙奇逢,执弟子礼。奇逢恨得之晚,以圣贤相敦勉。自是始闻天人性命之旨,究心理学,不复为诗。
甲申之变、明清易代之际,申涵光曾与张盖、殷岳、杨思圣避乱隐居于沙河县西部之广阳山,结下生死之交。入清后虽不仕,然与清初保和殿大学士柏乡魏认裔介、保和殿大学士真定梁清标、刑部尚书蔚州魏象枢、礼部尚书宛平王崇简、工部尚书灵寿傅维鳞、刑部尚书新城王士祯、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汉阳熊伯龙等人多有交往,与著名遗民太原傅山、昆山顾炎武、容城孙奇逢、磁州张镜心等人也相交甚好。
申涵光有《聪山诗选》、《聪山文集》、《荆园小语》、《荆园进语》等著作传世,另著有《说杜》、《性习图》、《义利说》等书,或仅存书目。申涵光的弟弟申涵煜、申涵盼著有《申凫盟先生年谱》。
晓渡青泥坂,秋花乱马蹄。不知山寺近,渐觉远村低。
万事惊鼙鼓,孤云入杖藜。苏门高卧处,为访碧峰西。
雨后林虑道中早行。清代。申涵光。 晓渡青泥坂,秋花乱马蹄。不知山寺近,渐觉远村低。万事惊鼙鼓,孤云入杖藜。苏门高卧处,为访碧峰西。
旅食多归梦,庭帏正北悬。重来轻齿发,千里入烽烟。
书画江城市,弓刀塞草天。至今明月夜,无地拜啼鹃。
不忘 其二。清代。申涵光。 旅食多归梦,庭帏正北悬。重来轻齿发,千里入烽烟。书画江城市,弓刀塞草天。至今明月夜,无地拜啼鹃。
云外笙簧拥碧霞,游人争看铁袈裟。虚岩白映山南日,老菊黄垂洞口花。
溪水过桥喧鹤鹳,松根出石走龙蛇。飞梯万仞栖真地,可许寻源问鹿车。
灵岩寺 其二。清代。申涵光。 云外笙簧拥碧霞,游人争看铁袈裟。虚岩白映山南日,老菊黄垂洞口花。溪水过桥喧鹤鹳,松根出石走龙蛇。飞梯万仞栖真地,可许寻源问鹿车。
汉畤秦原罢晓钟,黄绡牙轴市尘封。画图往往多隆准,传是先朝旧御容。
燕京即事 其二。清代。申涵光。 汉畤秦原罢晓钟,黄绡牙轴市尘封。画图往往多隆准,传是先朝旧御容。
岂敢名高尚,山园已定居。数椽风雨外,万事死生余。
避地寻丹诀,传家有《素书》。天寒松酒熟,日日溷樵渔。
遣兴 其一。清代。申涵光。 岂敢名高尚,山园已定居。数椽风雨外,万事死生余。避地寻丹诀,传家有《素书》。天寒松酒熟,日日溷樵渔。
风吹荻叶满渔梁,野菊乘秋亦暂香。边郡早寒沙漠漠,水村多雨月苍苍。
常持白羽寻云壑,敢羡华裾负草堂。何事暗蛩催鬓发,一年今已过重阳。
西郊。清代。申涵光。 风吹荻叶满渔梁,野菊乘秋亦暂香。边郡早寒沙漠漠,水村多雨月苍苍。常持白羽寻云壑,敢羡华裾负草堂。何事暗蛩催鬓发,一年今已过重阳。
天畔灵岩已昔闻,石桥花雨正纷纭。枫林乱掩浮图出,黛色遥从泰岳分。
古殿横阑迷赤箭,秋泉带叶下青云。伊蒲会罢僧厨饭,倚杖看碑到日曛。
灵岩寺 其一。清代。申涵光。 天畔灵岩已昔闻,石桥花雨正纷纭。枫林乱掩浮图出,黛色遥从泰岳分。古殿横阑迷赤箭,秋泉带叶下青云。伊蒲会罢僧厨饭,倚杖看碑到日曛。
汝从江右返,正当秋雁分。几时离却鄱阳水,衣裘尚带匡山云。
我闻匡山天下绝,飞泉百丈吹琼雪。香炉五老没层云,影入波涛峰势折。
闻有陆羽井,又有远公台。李白读书心所好,至今魂魄应常来。
我曾东入吴,扬帆下西浙。杨子太湖水,满眼吴山北固皆丘垤。
十载匡庐幽梦结,西江血满鄱湖热。兵戈遥隔子猷船,汝若曾登可细说。
匡庐吟问李饶州志清。清代。申涵光。 汝从江右返,正当秋雁分。几时离却鄱阳水,衣裘尚带匡山云。我闻匡山天下绝,飞泉百丈吹琼雪。香炉五老没层云,影入波涛峰势折。闻有陆羽井,又有远公台。李白读书心所好,至今魂魄应常来。我曾东入吴,扬帆下西浙。杨子太湖水,满眼吴山北固皆丘垤。十载匡庐幽梦结,西江血满鄱湖热。兵戈遥隔子猷船,汝若曾登可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