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祠盟记

五岳祠盟记
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余发愤河朔,起自相台,总发从军,历二百馀战。虽未能远入夷荒,洗荡巢穴,亦且快国雠之万一。今又提一旅孤军,振起宜兴,建康之城,一鼓败虏,恨未能使匹马不回耳!
故且养兵休卒,蓄锐待敌,嗣当激励士卒,功期再战,北逾沙漠,蹀血虏廷,尽屠夷种。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主上奠枕,余之愿也。河朔岳飞题。
()
自中原地区混乱动荡以来,异民族相继入侵。我从河北相州立志發愤,年纪轻轻就投于军队,经历了二百多次战斗,虽然未能攻入边远的领域,扫荡敌人的巢穴,却也为雪洗了国仇的万分之一而痛快。如今又率领一支孤军,从宜兴奋勇起兵。在收復建康的战役中,一举击败了敌人,只恨未能使其匹马不回罢了。 所以暂且休整部队,养精蓄锐等待敌人再来。接着即将激励部队,期望再战立功,向北越过沙漠,在敌国的朝廷上杀得敌人血流遍地,把异族侵略者全杀光,(然後)迎接二位皇帝回到京城的宫殿,收復失去的疆土,向朝廷呈上户籍册和疆域图,使朝廷不再忧虑,使皇上能够安宁地睡觉,这就是我的愿望啊。河朔岳飞题。

板荡:《诗经·大雅》咏周厉王暴虐无道的二篇,分别名为《板》、《荡》,後二字连称以指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夷狄:指少数民族,古称东方为夷,北方为狄,此系泛指。 河朔:黄河以北地区。 相台:即相州,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曹操曾在此建铜雀台,故称相台。 总发:束聚头发,指刚成年。古时男子年二十束发加冠,以示成年。岳飞二十从军,故有此说。 夷荒:此指金国,因在今东北地区,故有此说。 “亦且快国雠之万一”句:总算是也报了国仇的万分之一。雠,通“仇”。 振起宜兴:《宋史·岳飞传》:“建炎四年,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指收復建康的战役是从宜兴开始的。宜兴今属江苏。 恨:可惜。 未能使:即“未能使敌”,省去“敌”字。 嗣(sì):接着,随後。 功期再战:期望在下次战役中立功。 喋血:踏着血迹,指冒死冲锋。 虏廷:指金国国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附近)。 蹀(dié)血虏廷:捣毁敌人的老巢。 二圣:指被金兵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父子。 版图:户籍册和疆域图。 虞:忧虑。 奠枕:安枕。

《五岳祠盟记》是岳飞在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败金兵、收復建康(今江苏南京)後,于宜兴所作的题壁誓词(盟记)。 文中先言自己从军抗金经历,再表自己剿灭金人、迎还二帝的志愿。作者无意为文,直言其事,直抒胸臆,个性、人格、抱负真切可感,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前段句式与语气的退而又进,形成跌宕的效果,蓄势而下,後段以四言短句为主,在快节奏中可见其情其愿,有巨大的感染力。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猜你喜欢

袅袅垂杨临水。庭下杏花开未。明月蓦移来,透破玉床鸳被。

无寐。无寐。又被鸟声惊起。

()

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

须从旧锦翻新样,勿以今魂托古胎。

辛苦挥戈挽落日,殷勤蓄电造惊雷。

远闻南社多才俊,满饮葡萄祝酒杯。

()

池上芹泥即渐乾,梁间燕子拾虫难。绿窗无限伤春意,看尽斜阳更倚阑。

()

汾水秋风雁又归,故园东望梦魂飞。尘冠欲挂仍无日,庭树新增复几围。

水远坐输鸥独往,竹荒不救凤长饥。愁来策马西郊路,一曲劳歌送落晖。

()

凤翥鸾飞空燕子,宝香犹惹流苏。旧欢凄断数行书。终山方种玉,合浦忽还珠。

午枕梦圆春寂寂,依然刻雪肌肤。觉来烟雨满平芜。客情殊索莫,肯唤一尊无。

()

七十峰头月,青天一尺书。不逢贤舶使,那得到仙居。

()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

舟出嘉禾五里城,僧楼山塔互峥嵘。

酒旗密比随风舞,渔网横拖漾日晴。

画舫贵人帆去稳,单衣游女着来轻。

山歌已接长河堰,到得临平月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