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 · 驿中别友人

酹江月 · 驿中别友人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馀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
面对水天相连的长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帮忙,竟让元军打败了我们。春天来了,杜鹃鸟在哀啼,夕阳斜照着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军摧毁了的南京城!铜雀台的春恨之情,金铜仙人的秋日之泪,这个亡国耻辱要靠谁来洗雪!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剑气冲霄的宝剑,辜负了它把我当作豪杰呢。 回想不久以前,为了抗击元军,我曾经摆脱敌人严密的监视,历尽艰辛往南行万里,到南方举起抗元的大旗。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要象蔺相如持壁睨柱的壮气压倒嬴秦、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英勇顽强地同敌人斗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样想着,我再也难以入睡。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句:三国时吴将周瑜联合刘备大战曹操于赤壁,因东风有利火攻,取得了完全胜利,后人于是有孔明借东风的传说。英物,英雄人物。 蜀鸟:杜鹃鸟,鸣声凄厉,能动旅客愁思。 吴花:指江南的花。 铜雀:台名,曹操所造,旧址在今河南临漳县西南。杜牧《赤壁》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说赤壁之战如果不是东风帮忙,曹操打了胜仗,就会把大乔、二乔姊妹俩掳往铜雀台了(大乔嫁孙策,小乔嫁周瑜);这里指南宋亡后,皇后嫔妃都被元兵掳往北方。 金人:谓魏明帝迁铜人、承露盘等汉时旧物,铜人潸然泪下之事。传说东汉亡后,魏明帝把长安建章宫前的铜人运往洛阳,在迁运时,铜人眼里流出泪水,这里借比南宋亡国之惨。 堂堂剑气:指灵剑奇气,上冲斗牛,得水化龙事。 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谓也。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古天象家以黄道带与赤道带两侧绕天一周,选二十八星为观测所用标志,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东西南北四方及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配之,谓“四象”。二十八宿自北斗斗柄所指之角宿始,自西向东分列如下,东方苍龙者,角、亢、氏、房、心、尾、箕也;北方玄武者,斗、牛、女、虚、危、室、壁也;西方白虎者,奎、娄、胃、昴、毕、觜、参也;南方朱雀者,井、鬼、柳、星、张、翼、轸也。玄武,龟蛇也。 奇杰:指宝剑。 “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句:古代传说好的宝剑有剑气直冲斗、牛(星名),观望斗、牛之间的剑气,能够根据方位推测宝剑的所在。 “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句:指作者从元军手中逃脱乘海船去温州和福州的事。属,嘱托。 鸥盟:隐居水乡,象和鸥鸟结盟做朋友,这里指战友。 涛生云灭:比喻时势的变幻莫测,此起彼伏。 睨柱吞嬴:谓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睨,斜视;嬴,秦昭王嬴稷。 回旗走懿,谓诸葛遗计退司马的故事。蜀汉诸葛亮死后,当地百姓见蜀国退兵就告诉司马懿,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已经死了,便率兵追杀蜀军,但魏延擅自据南谷口逆击杨仪。断后任务落到姜维手上,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 无寐:无寐,睡不着觉。 秦淮:河名,在南京。

作者在潮州战败被俘,解往元都燕京,同行难友邓郯到南京时病了,不能继续上路,作者在驿站写了这首词和他作别。词中充满了对抗战失败的悲愤,同时对难友表示惜别。 开头三句回忆抗元斗争的失败。“堂堂剑气”两句是懊恨自己的失败。词的下阕回顾抗元斗争的艰苦经历并向友人表示誓不屈服的决心。 这词在艺术上的特色除了写情写景较为融洽之外,还用典颇多。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胸臆。各种历史人物都已出现,较好地完成了形象塑造。这阕词用东坡居士词原韵。难度极大,但仍写得气冲斗牛,感人肺腑。 对于该词的作者存在两种说法,一说是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所写,一说是同时代的邓剡所写。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猜你喜欢

歌舞筵空出建章,旧恩犹怯奏霓裳。朱颜未减芙蓉色,玄鬓新抛翡翠妆。

松露夜翻云袂湿,桂旂秋拂石坛香。乘鸾不羡吹箫侣,为阅扬尘海上桑。

()

白玉堂中翰墨师,忍令奏牍玷涂碑。

向时刚道梅花累,今累梅花自不知。

()

醉迷狂象别吾师,梦觉观空始自悲。尽日笙歌人散后,

满江风雨独醒时。心超几地行无处,云到何天住有期。

顿见佛光身上出,已蒙衣内缀摩尼。

()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侍讲传声重,游仙逸气多。石能移北海,庵不到东坡。

古道馀残碣,秋山满薜萝。此中最清胜,无奈岁寒何。

()

莫怪精神都素淡,全谙千载松头。羽人幽意苦相投。殷勤争点写,展转动吟酬。
况有咸阳兄弟事,教人闻见忘忧。我生曾是眷仙标。一从挥洒后,相继未能休。

()

数步朱塘路匪赊,晦翁亭创自端嘉。

遥闻古屋环修竹,拟汲寒泉荐苦茶。

万镒黄金何足宝,四枝丹桂有余花。

诸孙风骨今犹别,师友渊源自一家。

()

脱叶嘶风,远芜沉雨,秋已如此。藓径螀吟,蕉窗漏静,一片凉侵袂。

姮娥消瘦,相依青女,妆薄恁禁憔悴。透棂纱、烟浮滟烛。

离愁暗沁芳蚁。

莼乡梦到,露葭苍白,回入扁舟天地。罗縠空明,瑶篸倒影,千尺涵颓翠。

澄澄碧落,琼楼玉宇,那许淡云轻缀。沧江晚、深丛数点,蓼花吐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