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定势。南北朝。刘勰。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 是以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断辞辨约者,率乖繁缛: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 是以绘事图色,文辞尽情,色糅而犬马殊形,情交而雅俗异势。熔范所拟,各有司匠,虽无严郛,难得逾越。然渊乎文者,并总群势;奇正虽反,必兼解以俱通;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似夏人争弓矢,执一不可以独射也;若雅郑而共篇,则总一之势离,是楚人鬻矛誉楯,誉两难得而俱售也。 是以括囊杂体,功在铨别,宫商朱紫,随势各配。章表奏议,则准的乎典雅;赋颂歌诗,则羽仪乎清丽;符檄书移,则楷式于明断;史论序注,则师范于核要;箴铭碑诔,则体制于宏深;连珠七辞,则从事于巧艳:此循体而成势,随变而立功者也。虽复契会相参,节文互杂,譬五色之锦,各以本采为地矣。 桓谭称∶“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核,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陈思亦云∶“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厘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言势殊也。刘桢云∶“文之体势有强弱,使其辞已尽而势有馀,天下一人耳,不可得也。”公干所谈,颇亦兼气。然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又陆云自称∶“往日论文,先辞而后情,尚势而不取悦泽,及张公论文,则欲宗其言。”夫情固先辞,势实须泽,可谓先迷后能从善矣。 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察其讹意,似难而实无他术也,反正而已。故文反正为乏,辞反正为奇。效奇之法,必颠倒文句,上字而抑下,中辞而出外,回互不常,则新色耳。 夫通衢夷坦,而多行捷径者,趋近故也;正文明白,而常务反言者,适俗故也。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势流不反,则文体遂弊。秉兹情术,可无思耶! 赞曰∶ 形生势成,始末相承。湍回似规,矢激如绳。 因利骋节,情采自凝。枉辔学步,力止寿陵。
殊术:不同的方法方式。 势:体势,指文体的特点构成的自然趋势、势态。 机:弩,古代一种弩箭,用机械力量来射箭的弓。 趣:同“趋”。 规体:圆形。规,圆规,指圆形。 矩:矩尺,画方形的工具,指方形。 模:仿效。式:榜样。 骚:《离骚》,指楚辞。命篇:作文。 逸:高超,卓绝。 类:大都。酝藉:指有涵养。 率:大都。乖:违反、不合。缛:文采繁富。 色糅:色彩杂糅,指调配色彩。糅,糅合、调配。 熔范:熔铸金属的模型,指写作的范本。 郛(fú):划界的城墙,指界限。 奇正:原是军事用语,见于《孙子·势篇》,刘勰将其引入文论,奇指新奇,正指雅正。 “刚柔”二句:《周易·系辞下》:“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刚柔:指作品的刚强或婉柔的基本特性。 “似夏人争弓矢”二句:夏代有个人夸自己的弓说:“我的弓好,没有谁的箭能够配得上。”另一人夸自己的箭好说:“我的箭好,没有谁的弓能配得上。”羿听到后说:“没有弓,怎能射箭?没有箭,怎能射中靶子?” 铨(quán):衡量。 章、表、奏、议:皆为文体名称。 赋、颂、歌、诗:皆为文体名称。 符:符命,歌颂帝王的文章。檄:讨伐敌人的文字。书:书信。移:责备对方的文书。 楷式:楷模。 史、论、序、注:皆为文体名称。 箴、铭、碑、诔:皆为文体名称。 连珠:用各种比喻来说明道理,各种比喻美妙得像连串的珠子。七辞:即“七体”,用七件事来说明用意。 循:依照,因袭。 契会:契约,时会。相参:不同体势相互参合。契,约券,指两种不同体势的参合。会,会合,指多种不同体势的会合。 锦:彩色的丝织品。 桓谭:东汉初期作家,他的话可能是《新论》的佚文。 深沉:深隐。 刘桢:东汉末期作家。他的话不可考。《南齐书·文学·陆厥传》说:“刘桢奏书,大明体势之致。” 天下一人:具体指何人不详,未必是实指,而是指这样的人很少,不可多得。 公幹:刘桢的字。 气:指作家的气质体现在作品中形成的文体气势。 陆云:西晋作家。引文见于《与兄平原书》。平原,陆机的字。 张公:指西晋作家张华。 情固先辞:即《情采》讲的“为情而造文”,《物色》讲的“辞以情发”的意思,这是刘勰的重要文学主张,贯穿全书。 率:大都,大抵。诡:反常。 穿凿:牵强附会。 奇:怪诞反常,含贬义。 抑:压。 回互:曲折,指颠倒。 夷坦:平坦。夷,平。 密会:深切的体会。意新:当作“新意”。 旧练:熟练旧体。 情术:指“定势”的原则和方法。 激:急。绳:直。 凝:指结合。 枉辔:指走冤枉路。枉,曲。襄陵:《庄子·秋水》记载,襄陵有个人去学邯郸人走路,不但没学会,连自己的步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一泓寒碧甃波光,雨后妖红独自芳。不许纤尘污天质,政须清吹发幽香。
洛神初试凌波袜,妃子来从礜石汤。休笑埋盆等儿戏,要令引梦水云乡。
盆池荷花。金朝。赵沨。 一泓寒碧甃波光,雨后妖红独自芳。不许纤尘污天质,政须清吹发幽香。洛神初试凌波袜,妃子来从礜石汤。休笑埋盆等儿戏,要令引梦水云乡。
华发负沧洲,星霜又一周。
未凭终夜雨,能洗隔年愁。
池草起吟思,树禽栖屋头。
空余壮心在,灯下看吴钩。
除夜苦雨。宋代。薛嵎。 华发负沧洲,星霜又一周。未凭终夜雨,能洗隔年愁。池草起吟思,树禽栖屋头。空余壮心在,灯下看吴钩。
山豁逢孤寺,林穷渡小沟。
松声乱僧梵,雨点杂鱼游。
皁纛三军帅,金章万户侯。
人生各有愿,未肯换肩舟。
野兴。宋代。陆游。 山豁逢孤寺,林穷渡小沟。松声乱僧梵,雨点杂鱼游。皁纛三军帅,金章万户侯。人生各有愿,未肯换肩舟。
南来一剑住三山,分得平生风月懽。
虽宰旌阳应施药,本求勾漏为修丹。
蒙庄且慕漆园禄,李老尝为柱下官。
我视荣华真惯见,何如早炼碧琅玕。
题岳祠。宋代。白玉蟾。 南来一剑住三山,分得平生风月懽。虽宰旌阳应施药,本求勾漏为修丹。蒙庄且慕漆园禄,李老尝为柱下官。我视荣华真惯见,何如早炼碧琅玕。
收拾眉尖眼尾情。当筵相见便相亲。偷传翡翠歌中意,暗合鸳鸯梦里身。
云态度,月精神。月流云散两无情。觉来一枕凄凉恨,不敢分明说向人。
鹧鸪天。宋代。石孝友。 收拾眉尖眼尾情。当筵相见便相亲。偷传翡翠歌中意,暗合鸳鸯梦里身。云态度,月精神。月流云散两无情。觉来一枕凄凉恨,不敢分明说向人。
盛年结缡时,择配良偶谐。将期共白首,遽云中道乖。
大义往从之,岂复惜馀骸。仰思亲在堂,俯痛子在怀。
茹蔬保贞洁,蓬首仍无钗。从一志靡移,宁如枳逾淮。
竭力奉姑章,孝养谁能侪。青灯课儿学,贤希参与柴。
寿今过古稀,德光讵终埋。赫赫颁旌书,昭昭下天阶。
绰楔表高门,荣宠垂无涯。千古共姜节,清风与之偕。
王母储氏贞节咏。明代。倪谦。 盛年结缡时,择配良偶谐。将期共白首,遽云中道乖。大义往从之,岂复惜馀骸。仰思亲在堂,俯痛子在怀。茹蔬保贞洁,蓬首仍无钗。从一志靡移,宁如枳逾淮。竭力奉姑章,孝养谁能侪。青灯课儿学,贤希参与柴。寿今过古稀,德光讵终埋。赫赫颁旌书,昭昭下天阶。绰楔表高门,荣宠垂无涯。千古共姜节,清风与之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