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乐府。南北朝。刘勰。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钧天九奏,既其上帝;葛天八阕,爰乃皇时。自《咸》《英》以降,亦无得而论矣。至于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有娀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于东阳,东音以发;殷整思于西河,西音以兴。音声推移,亦不一概矣。 匹夫庶妇,讴吟土风,诗官采言,乐盲被律,志感丝篁,气变金石,是以师旷觇风于盛衰,季札鉴微于兴废,精之至也。 夫乐本心术,故响浃肌髓。先王慎焉,务塞淫滥。敷训胄子,必歌九德,故能情感七始,化动八风。自雅声浸微,溺音腾沸。秦燔《乐经》,汉初绍复,制氏纪其铿锵,叔孙定其容与。于是《武德》兴乎高祖,《四时》广于孝文。虽摹《韶》《夏》,而颇袭秦旧,中和之响,阒其不还。 暨武帝崇礼,始立乐府,总赵代之音,撮齐楚之气,延年以曼声协律,朱、马以《骚》体制歌。《桂华》杂曲,丽而不经;《赤雁》群篇,靡而非典;河间荐雅而罕御,故汲黯致讥于《天马》也。至宣帝雅颂,诗效《鹿鸣》,迩及元成,稍广淫乐。正音乖俗,其难也如此!暨后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夔旷。 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戍,志不出于淫荡,辞不离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 逮于晋世,则傅玄晓音,创定雅歌,以咏祖宗。张华新篇,亦充庭万。然杜夔调律,音奏舒雅,荀勖改悬,声节哀急,故阮咸讥其离声。后人验其铜尺,和乐精妙,固表里而相资矣。 故知诗为乐心,声为乐体。乐体在声,瞽师务调其器;乐心在诗,君子宜正其文。好乐无荒,晋风所以称远;伊其相谑,郑国所以云亡。故知季札观辞,不直听声而已。 若夫艳歌婉娈,急志詄绝,淫辞在曲,正响焉生?然俗听飞驰,职竞新异,雅咏温恭,必欠伸鱼睨;奇辞切至,则拊髀雀跃。诗声俱郑,自此阶矣。 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声来被辞,辞繁难节。故陈思称:李延年闲于增损古辞,多者则宜减之,明贵约也。观高祖之咏《大风》,孝武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子建、士衡,咸有佳篇,并无诏伶人,故事谢丝管,俗称乖调,盖未思也。至于斩伎鼓吹,汉世铙挽,虽戎丧殊事,而并总入乐府。缪袭所致,亦有可算焉。昔子政品文,诗与歌别,故略具乐篇,以标区界。 赞曰:八音摛文,树辞为体。讴吟坰野,金石云陛。韶响难追,郑声易启。岂唯观乐,于焉识礼。
葛天: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阕:量词,指词或歌曲。八阕:即八首歌曲。 咸:乐名,即《咸池》,相传黄帝作的乐曲,一说尧作的乐曲。英:乐名,即《六英》,相传帝喾作的乐曲。 夏甲:《吕氏春秋·音初》说,夏王孔甲在东阳打猎迷路,遇一百姓家人正生孩子,后认为养子,孩子长大,脚被斧头砍伤至残。于是孔甲作《破斧歌》。 音:应作“心”。音声:指歌的辞令。 土风:指以《诗经·国风》为代表的地方民歌。 丝:指琴瑟类的弦乐器。篁:竹,指箫笛一类的管乐器。 师旷觇(chān)风:相传晋国乐师师旷根据楚国军队的音乐有音调微弱不协调,而判断其士气不振,必定失败。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觇,暗地察看。 敷训:施教。胄子:贵族的子弟后代。 雅声:古代的正声。浸:渐渐。 燔(fán):焚烧。《乐经》:相传是六经之一,讲音乐的经书。 绍:继承。 制氏:汉初的乐师。铿锵:响亮而和谐的乐器声,这里指音乐的节奏。 叔孙:姓叔孙,名通,汉初的儒生,曾给汉高祖制定各种礼乐。容典:舞容典礼,即乐舞和礼节。典,法则。 武德:舞蹈名。 四时:舞蹈名。 韶:《韶乐》,相传是虞舜时的音乐。夏:《大夏》,相传是夏禹时的音乐。 中和:恰到好处的和谐境地。 阒(qù):静寂,没有声音。 赵代:今河北、山西一带地区。 朱:朱买臣,以精通《楚辞》著称,《汉书·艺文志》说他有赋三篇。马:司马相如,相传汉武帝时的《郊祀歌》中有一部分是他的作品。骚体:即《离骚》体,此处指楚辞。 《赤雁》:为汉武帝巡游东海时获得赤雁而作。 汲黯:汉武帝时敢于直谏的大臣,汉武帝得到一匹天马,作《天马歌》加以赞颂。并把此歌列入祭祀宗庙祖先的《郊祀歌》中,汲黯对此提出了批评。 迩:应作“逮”。及:到。元:汉元帝刘夷。成:汉成帝刘骜。 郊:祭天,指祭天的乐歌。庙:祭祖庙,指祭祖庙的乐歌。 夔(kuí):舜的乐官。旷:师旷,晋国的乐官。 三祖:魏太祖曹操、魏高祖曹丕、魏烈祖曹睿,合称三祖。 宰割:分裂。辞调:指汉乐府。曹操等用汉乐府旧调写的与古题无关的新内容。即所谓以古题乐府写时事。 音靡节平:音律美妙,节奏平和。节,音节。 北上:曹操《苦寒行》,其首句是“北上太行山”。引:乐曲。 秋风:曹丕《燕歌行》,其首句是“秋风萧瑟天气凉”。 酣:痛饮。 羁戍(shù):指兵士出征守边不归。羁,拘留;戍,驻守边疆。 淫:过分。荡:放逸。 三调:《平调》《清调》《瑟调》,都是周代古乐的声调。 郑曲:春秋时郑国的乐曲,古乐中的靡靡之音。因为三调是古乐,而魏三祖按照三调所作新歌歌词并不典雅,所以说是靡靡之音。 傅玄:魏晋间诗人,善作祭天地的雅乐。 张华:西晋作家,善作宫廷舞曲。 万:《万舞》,一种大舞,用盾、斧、羽来舞。 杜夔:三国时魏音乐家,曾负责考订恢复古代音乐工作。 荀勖:西晋音乐家。改悬:即改变钟磬悬挂的距离,此指改制乐器。 阮(ruǎn)咸:魏末作家,精通音乐。声:应作“磬”。离声:悬磬稀疏相离,即调整距离。荀勖所用的尺子比杜夔的短,所以声高急,于是阮咸便讥笑其调音错误,声高急是不可能雅正的。 铜尺:阮咸以后有人用从地下发掘出的铜尺来验证,果然杜夔尺比周古尺长四分多。从刘勰在本文的态度看,他是肯定杜夔调整的乐器符合雅正的音乐的。 心:灵魂,精神。 体:躯体,形式。 瞽(gǔ)师:乐师;瞽,瞎。古代很多乐师是盲人。 君子:有德行修养的人。 好乐无荒:此诗句见于《诗经·唐风·蟋蟀》。荒,废乱。 晋风:即《唐风》。古唐国在周代时处于晋国所在。《唐风》是晋国的民歌,吴公子季札听了这首歌,赞美它意旨深远。 伊其相谑:见于《诗经·郑风·溱洧》。伊,助词,乃;谑,调笑。 郑国所以云亡:季札到鲁国观乐,听到演奏《郑风》时说:“郑国难道要先灭亡吗?” 辞:应作“乐”。 不直:不仅。 娈(luán):亲爱。 诀:分别,割断联系。 职:主。 欠伸:打哈欠,伸懒腰。鱼睨:像鱼眼那样死瞪着看,形容发愣。 拊:拍。髀:大腿。雀跃:像雀一样跳跃,形容高兴喜悦。 阶:指通向浮靡的阶梯。 诗声:应作“咏声”。 被:配之意,指根据歌词来配乐谱曲。 陈思:指陈思王曹植。李延年:汉代音乐家。闲:通“娴”,熟练。 大风:汉高祖刘邦回故乡所作《大风歌》的首二字。 来迟:汉武帝所作《李夫人歌》有“偏何姗姗其来迟”句,是其最后两字。 子建:曹植的字。士衡:陆机的字。 咸:应作“亟”。亟:屡。 诏:皇帝的命令。伶人:奏乐演戏的人,这里指制乐谱的人。 谢:别,离开。丝管:管弦乐器,指乐器。 调:乐律、声调。乖:违背。 斩伎:应作“轩岐”。轩:轩辕,黄帝的名号。岐:岐伯,黄帝时主管医药的大臣。鼓吹:《鼓吹曲》,古代一种军乐,相传为岐伯所作。 铙(náo):即《铙歌》,汉代的军乐。挽:即《挽歌》,汉代的丧乐。 戎:军事。丧:丧事。 缪:缪袭,三国时魏国人,改作有《魏鼓吹曲》共十二篇。韦:韦昭,三国时吴国人,改作有《吴鼓吹曲》共十二篇。 子政:刘向的字。品:品味、评量,引申为研究整理。 诗与歌别:刘向及其子刘歆整理古籍时,著《七略》,将诗归入了《六艺略》、歌归入了《诗赋略》。 具:应作“序”。序:同“叙”,叙述。 坰(jiōng):郊野。 韶响:虞舜时代音乐,代表雅正的古乐。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勿叹庐山远,天涯总是民。
还家安老母,去国慕忠臣。
斜月秦关晓,浓花锦里春。
临行无所赠,为邑莫如仁。
送崔黄臣知庐山县。宋代。陈襄。 勿叹庐山远,天涯总是民。还家安老母,去国慕忠臣。斜月秦关晓,浓花锦里春。临行无所赠,为邑莫如仁。
亭亭风雾中,琳琅自成圃。何言对此君,大业在千古。
胡谷元池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竹素园。明代。胡应麟。 亭亭风雾中,琳琅自成圃。何言对此君,大业在千古。
归去来兮,怀归意、几人知得。寻思起、前年江海,去年京国。
奔走隙驹春梦路,飘零海燕秋风客。念家山、松竹久荒芜,疏三益。
风流散,音尘没。身世在,江山隔。遣何人、杏花影里,月明吹笛。
红雨等闲花事尽,青铜容易霜华入。被雁声、报到塞门秋,听嘹呖。
满江红 其二。明代。陈霆。 归去来兮,怀归意、几人知得。寻思起、前年江海,去年京国。奔走隙驹春梦路,飘零海燕秋风客。念家山、松竹久荒芜,疏三益。风流散,音尘没。身世在,江山隔。遣何人、杏花影里,月明吹笛。红雨等闲花事尽,青铜容易霜华入。被雁声、报到塞门秋,听嘹呖。
凛节清姿老更坚,不须藏雪待炎天。
明年归拜颁冰宠,吉甫清风在舜弦。
和程泰之阁学咏雪十二题·藏雪。宋代。袁说友。 凛节清姿老更坚,不须藏雪待炎天。明年归拜颁冰宠,吉甫清风在舜弦。
多能天遣秀羸偿,倦客吟镫半倚床。静里维摩聊示疾,愤来元晏竟成狂。
逸民待刻碑头字,回陌难钞《肘后方》。扶病重寻石湖赋,夜深深礼大医王。
题胡欧庵诗钞后。清代。施国祁。 多能天遣秀羸偿,倦客吟镫半倚床。静里维摩聊示疾,愤来元晏竟成狂。逸民待刻碑头字,回陌难钞《肘后方》。扶病重寻石湖赋,夜深深礼大医王。
小乔何事独怜才,贫贱韩郎属酒杯。昔日青青今不见,几回挥涕过章台。
恻恻吟 其十四。明代。彭日贞。 小乔何事独怜才,贫贱韩郎属酒杯。昔日青青今不见,几回挥涕过章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