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 · 奏启。南北朝。刘勰。昔唐虞之臣,敷奏以言;秦汉之辅,上书称奏。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奏者,进也。言敷于下,情进于上也。 秦始立奏,而法家少文。观王绾之奏勋德,辞质而义近;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诬: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自汉以来,奏事或称“上疏”,儒雅继踵,殊采可观。若夫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后汉群贤,嘉言罔伏,杨秉耿介于灾异,陈蕃愤懑于尺一,骨鲠得焉。张衡指摘于史职,蔡邕铨列于朝仪,博雅明焉。魏代名臣,文理迭兴。若高堂天文,黄观教学,王朗节省,甄毅考课,亦尽节而知治矣。晋氏多难,灾屯流移。刘颂殷劝于时务,温峤恳恻于费役,并体国之忠规矣。 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若乃按劾之奏,所以明宪清国。昔周之太仆,绳愆纠谬;秦有御史,职主文法;汉置中丞,总司按劾;故位在鸷击,砥砺其气,必使笔端振风,简上凝霜者也。观孔光之奏董贤,则实其奸回;路粹之奏孔融,则诬其衅恶。名儒之与险士,固殊心焉。若夫傅咸劲直,而按辞坚深;刘隗切正,而劾文阔略:各其志也。后之弹事,迭相斟酌,惟新日用,而旧准弗差。然函人欲全,矢人欲伤,术在纠恶,势必深峭。《诗》刺谗人,投畀豺虎;《礼》疾无礼,方之鹦猩。墨翟非儒,目以羊彘;孟轲讥墨,比诸禽兽。《诗》、《礼》、儒墨,既其如兹,奏劾严文,孰云能免。是以世人为文,竞于诋诃,吹毛取瑕,次骨为戾,复似善骂,多失折衷。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是以立范运衡,宜明体要。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裁,秉儒家之文,不畏强御,气流墨中,无纵诡随,声动简外,乃称绝席之雄,直方之举耳。 启者,开也。高宗云“启乃心,沃朕心”,取其义也。孝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奏事之末,或云“谨启”。自晋来盛启,用兼表奏。陈政言事,既奏之异条;让爵谢恩,亦表之别干。必敛饬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 又表奏确切,号为谠言。谠者,正偏也。王道有偏,乖乎荡荡,矫正其偏,故曰谠言也。孝成称班伯之谠言,言贵直也。自汉置八能,密奏阴阳,皂囊封板,故曰封事。晁错受书,还上便宜。后代便宜,多附封事,慎机密也。夫王臣匪躬,必吐謇谔,事举人存,故无待泛说也。 赞曰∶ 皂饰司直,肃清风禁。笔锐干将,墨含淳酖。 虽有次骨,无或肤浸。献政陈宜,事必胜任。
典仪:典章仪则。 李斯:秦丞相。奏骊山:指李斯向秦王报告骊山陵建设情况的奏疏《治骊山陵上书》。骊山,在陕西,秦代皇陵所在地。 疏:条列言事。 晁错:西汉政治家、政论家。兵事:指晁错的《上书言兵事》,即《言兵事疏》。汉文帝时期,匈奴常常侵犯边疆,晁错于是就军事问题向文帝献策讲解军事。 温舒:路温舒,西汉文学家。缓狱:指路温舒写给汉宣帝希望其尊崇德政,减轻酷刑的《尚德缓刑书》。 陈蕃:东汉人。桓帝时封赏不合制度,内宠胡作非为,陈蕃上书对此提出了批评。懑:怨恨。尺一:古代书写文章的竹简或木板条长一尺一寸,指诏书。 蔡邕铨列于朝仪:指蔡邕的《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列举朝廷制度有不合礼仪的。铨,评论、衡量。列,列举。朝仪,指朝廷仪法纲纪。 王朗:三国时期魏文学家。节省:指王朗的《节省奏文》,劝魏明帝节约。 刘颂:西晋人。时务:时事政务,指国家大事。刘颂关心时务,在做淮南相时,上书谈政事。 太仆:周代的官名,职责是纠正王的过失。 文法:法令,条文。 司:主管。 砥砺(dǐ lì):磨刀声,指磨炼。砥,细磨刀石;砺,粗磨刀石。 “笔端振风”二句:西汉崔篆《御史箴》:“简上霜凝,笔端风起。”这二句比喻弹劾奏文严厉有力。振风,指压倒的声势。简,竹简、木板条,指纸。 孔光:西汉哀帝、平帝的丞相,以名儒称相,不敢弹劾董贤,王莽专政后,攻董贤,让孔光弹劾董贤。董贤:西汉哀帝的幸臣。 路粹:东汉末作家。曹操因孔融反对他,要杀孔融,便让路粹作奏章编织罪名诬陷他,把他杀死。 名儒:指孔光,他是孔子的十四世孙。险士:指路粹。 殊:异,不同。 按辞:指按劾的奏文。 阔略:疏略。 峭:峻峭,严厉。 “礼疾”二句:《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乎?” “孟轲讥墨”二句:《孟子·滕文公下》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氏,杨朱学派,主张一切为自己。墨氏,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 吹毛取瑕:吹毛求疵。瑕,疵,小缺点。 次骨:切入骨里。为戾:行为暴虐。 折衷:折中,得当,不过头。 植:竖立。 捷径:近路,指和正道相违背。趾:足趾。 躁:骚扰。 风轨:法度、风范。 强御:强横。御,侮。 简:简册,指劾奏。 绝席:独占一席,御史大夫坐专席。 “启乃心,沃朕心”:为高宗的话,见于《尚书·说命上》。乃,你。沃,灌溉滋养。朕,我,秦始皇以后才为帝王专用的自称。 笺(jiān):小幅的纸,便笺。 敛:聚集,收拢。饬:整治。敛饬(chì):收敛谨饬,指启是短篇说的。 辨要:辨析要点。轻清:简明。 谠(dǎng)言:直言。 “王道有偏”二句:《尚书·洪范》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党,朋,为私利结合者。荡荡,广阔无际的样子。 孝成:汉成帝刘骜。班伯:西汉文人,班彪的伯父,班固的伯祖,汉成帝时作中常侍官。汉成帝问班伯,屏风上画纣王醉后拥抱妲己的意义,班伯说,戒yín乱的原因在喝醉。成帝赞美他说了直言。 阴阳:指各种自然、社会现象变化的情况。 皂囊:黑色的皮囊。 謇(jiǎn):正直,直言。谔:说话正直的样子。 风禁:风化政教之所禁。风:风化。 淳酖(dān):浓厚的毒酒。酖:同“鸩”。用鸩鸟头上的羽毛泡的毒酒。指奸恶之人诬告人的奏书。 肤浸:切肤之痛和浸润的谗言。
刘勰(约公元465——520),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不识张颠面,画成钗股艰。
长年昔年宅,独塑醉时颜。
笔与身同葬,池荒墨似斑。
才清人必重,潇岸野云间。
怀素台。宋代。徐玑。 不识张颠面,画成钗股艰。长年昔年宅,独塑醉时颜。笔与身同葬,池荒墨似斑。才清人必重,潇岸野云间。
画屏谁画一风帆,阻隔千山与万岩。不护楼头些子雨,使人春尽怯春衫。
燕都杂题三首 其一。元代。何失。 画屏谁画一风帆,阻隔千山与万岩。不护楼头些子雨,使人春尽怯春衫。
苜蓿枯时霜雪深,崚嶒瘦骨病侵寻。高蹄岂复腾骧意,眵目终存舐犊心。
跋仲营子母马二首 其一。宋代。曹勋。 苜蓿枯时霜雪深,崚嶒瘦骨病侵寻。高蹄岂复腾骧意,眵目终存舐犊心。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睡起偶成二首 其二。明代。王守仁。 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耳尽聋。
短筇不自立,人立反扶筇。心速行乃迟,智多力不从。
茫茫大块间,为类万不同。鹿寿一千年,蟪蛄不知冬。
松柏参青云,黄杨厄闰中。阳和既有私,天心非至公。
我才岂无用,安心守固穷。
杂诗。清代。陈起书。 短筇不自立,人立反扶筇。心速行乃迟,智多力不从。茫茫大块间,为类万不同。鹿寿一千年,蟪蛄不知冬。松柏参青云,黄杨厄闰中。阳和既有私,天心非至公。我才岂无用,安心守固穷。
月走地中忙丧精,化为异石琢为屏。
其中幻画山河影,不止数峰江上青。
余蓄石屏风十游稚宜喜而求之辄遗其一侑以五。宋代。曾丰。 月走地中忙丧精,化为异石琢为屏。其中幻画山河影,不止数峰江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