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一节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一节
任人有问屋庐子曰:“礼与食孰重?”曰:“礼重。”
“色与礼孰重?”曰:“礼重。”
曰:“以礼食,则饥而死;不以礼食,则得食,必以礼乎?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屋庐子不能对,明日之邹以告孟子。
孟子曰:“于答是也何有?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取食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食重?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往应之曰:‘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则将搂之乎?’”
()
有个任国人问屋庐子说:“礼仪和饮食哪个重要?” 屋庐子回答说:“礼仪重要。” “娶妻和礼仪哪个重要?” 屋庐子说:“礼仪重要。” 任国人继续问:“如果依照礼仪去谋食,就会饿死;不依礼仪去谋食,就能得到吃的,那么一定要遵守礼法吗?依亲迎礼行事,就得不到妻子;不依亲迎礼行事,就能得到妻子,那么一定要依亲迎礼吗?” 屋庐子回答不上来,第二天去邹国,把任国人的话告诉孟子。 孟子说:“回答这个问题有什么难的呢?不去度量根基的高低,而只让顶端平齐,这样的话,一寸厚的小木块,若是放在高处,都可以使它高过尖角的高楼。金子比羽毛重,难道能因此说三钱多重的金子比一车羽毛都重吗?如果拿饮食的重要方面来和礼仪的次要方面对比,何止是吃的重要?拿婚姻的重要方面和礼仪的次要方面对比,何止是娶妻重要?你去跟他说:‘扭住哥哥的胳膊,抢他的饭吃,就能得到吃的;不扭他的胳膊,就得不到吃的,那么就该去扭吗?跨过东邻家的院墙,搂抱未出嫁的女子,就会得到妻子;不搂抱,就得不到妻子,那么就该去搂抱吗?’”

任: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名,风姓。屋庐子:孟子的弟子,名连。 亲迎:古代婚礼仪式之一,新郎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此指依传统礼法娶妻。不亲迎:指用违反传统礼法的方法娶妻,如掠夺婚、野合等。 邹:古国名,曹姓。周武王所封,称邾。战国时改称邹,后为楚所灭。 揣:度量。 岑(cén)楼:尖角高楼。 一钩金:带钩用金半钧,重量为三钱多。 翅(chì):通“啻”,只,仅。 紾(zhěn):扭转。 处子:未出嫁的女子,即处女。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石窦出寒冽,湛湛天影平。处静能自洁,不汲元无声。

饮之烦热除,鉴此毛骨清。寄语沈酣者,一啜当解酲。

()

节逢重九日,郡占五溪间。

止水痕依岸,行云影过山。

()

故乡何处海东头,地尽东南最胜州。水陆归程几百驿,风尘回首恰三秋。

无才北使能降敌,决意东归已办舟。去国不缘明主弃,只缘多病更宜休。

()

久知门外雀堪罗,讵意贤郎亦厌过。雪里山阴非访戴,饭中钜鹿肯忘颇。

卧听檐雨频移枕,望断江云倦抚柯。梦寐山斋怀往事,愿将乌石比塘坡。

()

人间无处避炎光,赖有湖山六月凉。

清夜已欣天似水,长空还爱月如霜。

我将乘兴拼沉醉,君苦怀归有底忙。

试问今宵能饮否,更来月下对胡床。

()

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秦城游侠客,相得半酣时。

()

搔首倚薰风。一幅画图尘土中。鹤怨猿惊人去也,潜龙。谁绞香车起蛰松。
岁月去熙丰。世味人情自淡浓。春去春来墩不竞,匆匆。蜀水吴山血又红。

()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