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七节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七节
孟子曰:“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是犹弟子而耻受命于先师也。如耻之,莫若师文王。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诗云:‘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孔子曰:‘仁不可为众也。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今也欲无敌于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
孟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道德低的受道德高的役使,才智少的受才智多的役使;天下无道的时候,力量小的被力量大的役使,力量弱的被力量强的役使。这两种情况,都是天意。符合天理。顺从天理的生存,违逆天理的灭亡。齐景公说:‘既不能发号施令,又不愿服从命令,这是绝路一条。’于是流着眼泪把女儿嫁到吴国。如今小国以大国为师而又耻于服从命令,这就像弟子耻于服从老师的命令一样。如果以此为耻辱,不如师从文王。如果师从文王,大国只需五年,小国不超过七年,一定能在天下掌权。《诗经》上说:‘殷商的子孙,数目不下十万。上帝既已降命,于是臣服于周。于是臣服于周,天命并不固定。商臣漂亮聪明,也上镐京助祭。’孔子说:‘仁德是不在乎人多势众的。国君如果爱仁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如今有人想要无敌于天下却不依靠仁德,这就像要解除炎热却不洗浴一样。《诗经》说:‘谁能解除炎热,却不凭借洗浴?’”

小德役大德:即“小德役于大德”。 绝物:断绝有关人事交往。 女(nǜ):以女嫁人。 指《诗经·大雅·文王》篇。 丽:数目。亿:周代称十万为亿。这里形容众多。 侯于周服:乃臣服于周;侯,语助词,乃。 肤敏:品德优美,言行敏捷。裸(guàn)将:“将裸”的倒文,助祭。裸,古代一种祭礼,称“灌鬯礼”。祭祀时,在神主前将玉制酒器中的酒洒在白茅上,表示神在饮酒。将,助。京:镐京,西周国都。 执:救治。濯(zhuó):洗涤。 逝:发语词,无义。引诗见《诗经·大雅·桑柔》。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庭花向晚寂无邻,槁木经年犹有新。屈子徒令惜往日,谪仙别自悲馀春。

烹鱼馔笋竟谁事,骑马看花非我辰。故旧相逢莫趣驾,閒居亦是素餐人。

()

潺湲一雨到天明,西圃小溪春涨平。任使桃花禁不得,也能波面皱红生。

()

上客新从颍尾归,使君高会列南威。

风将沉燎萦歌扇,雪带梅香上舞衣。

翻样云团分御帑,如椽蜜炬出宫闱。

食前方丈罗珍怪,却讶犀燃牛渚矶。

()

象筵列虚白,幽偈清心胸。

()

要知筋力衰多少,一觉才回常了了。

邻钟无奈五更何,望断窗纱不能晓。

()

元夕灯光岁益新,羁游四十五年春。垂髫已识东西事,回首宛如前后身。

绣毂雕鞍驱不顾,丹台绛阙到无因。清霜著屋风吹面,素月满庭吾故人。

()

湖入县西边,湖头胜事偏。绿竿初长笋,红颗未开莲。

蔽日高高树,迎人小小船。清风长入坐,夏月似秋天。

()

音信连年恨不闻,书来细读却消魂。

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

毒草自摇春寂寂,瘴云不动昼昏昏。

此生相见应无日,且置清愁近一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