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五节

孟子 · 第五卷 · 滕文公上 · 第五节
墨者夷之,因徐辟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他日又求见孟子。
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入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
墨家学派的夷之通过徐辟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接见,现在我还病着。等病好了,我将去见他,夷子不必来。” (过了些日子,)夷子又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如果不直言,真理就不能显现;我姑且直截了当地说。我听说夷子是墨家的信徒,墨家办丧事,以薄葬为原则;夷子想拿这个来改变天下的风俗,难道认为不这样做就不可贵,但夷子埋葬他的父母却是很丰厚的,那么他是以自己所鄙薄的来侍奉父母了。” 徐子把这些话转告给夷子。 夷子说:“儒家的学说认为,古人‘爱护百姓就像爱护婴儿’,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意思就是爱没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只不过实行起来是从父母亲开始的。” 徐子把这些话转告给孟子。 孟子说:“夷子真的以为一个人爱自己的兄弟的儿子同他爱邻居家的婴儿是一样的吗?那句话只是打个比方嘛。婴儿在地上爬,快要掉到井里去了,那不是婴儿的罪过;老百姓犯了错误,也不是他的罪过。‘爱护百姓就像爱护婴儿’,是这个意思,不是说爱没有亲疏厚薄之别。而且天生养万物,使万物只有一个根源,而夷子却有两个根源。大概上古曾经有不埋葬父母亲尸体的人。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抛到山沟里。过些时候他路过那里,狐狸正吃着尸体,成群的苍蝇蚊子正叮咬着尸体。他的额上出了汗,只敢斜视而不敢正视了。出汗呢,不是出给别人看的,是心里的悲痛流露在脸上。大概他会回去取来簸箕、铁锹把尸体掩埋了。掩埋了尸体就对了。那么,孝子、仁人掩埋父母亲的尸体,也就必然有他(讲究方式的)道理啊。” 徐子把这些话转告夷子。夷子怅然若失,过了一会儿,说:“他教我懂得道理了。”

墨者:信奉墨子学说的人。夷之:姓夷之。徐辟:孟子弟子。 若保赤子:语出《尚书·康诰》:“若保赤子,惟民其康父。” 取:取譬,打比方。 一本、二本:孟子的意思是,人都是父母所生,这便是天所指定的唯一根源,而墨家主张爱无等差,就把父母和陌路人等同起来,所以说是“二本”。 蚋(ruì):蚊子。姑(gū):咀。嘬(chuài):叮,咬。 颡(sǎng):额头。泚(cǐ):出汗的样子。睨(nì):斜视。视:正视。 虆(léi):盛土的笼。梩(lí):锹、锸一类挖土的工具。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猜你喜欢

涧曲独盘旋,人间事屡迁。艰难销壮志,衰朽惜残年。

世有还珠浦,生无种玉田。归来华表鹤,亦劝学金仙。

()

君墓已宿草,我犹思见君。相望一江水,真隔万山云。

直谊今谁似,高谈可再闻。阿咸才甚美,应足振遗芬。

()

鸟道直穿云,不假盘旋上。有时膝代足,手扪那容杖。

目眩怯回头,坐稳时一放。精神犹惚恍,心胸为涤荡。

力竭到峰巅,平衍神忽王。亟趋西海门,路转光明藏。

千峰划然开,紫翠呈万状。夕阳在西麓,倒射芙蓉幛。

谁为问巨灵,仙窟何年创?石床置碧霄,玉屏列丹嶂。

云峦一万重,三神山在望。何须蹑仙踪,且快兹游壮。

()

冷雁寒云渠有恨,春风自满余怀。更教无日不花开。未须愁菊尽,相次有梅来。

多病近来浑止酒,小槽空压新醅。青山却自要安排。不须连日醉,且进两三杯。

()

头颅碎掷哭浏阳,一凤而今剩楚狂。龟手正需洴澼药,语君珍重百金方。

()

昔日羊城彭伯时,孤高不与俗人宜。心慕龙眠李居士,下笔独能追似之。

细从尺幅具毫发,千里烟岚生几榻。忽然苍莽作寒林,古劲森森间疏密。

高岸嶭巀侵云汉,飞瀑临溪若倾勃。自疑天趣有神助,却是精思得古法。

解衣盘礴意殊闲,惨澹经营数刻间。床头一尊使长满,户外万事愁不关。

当路贵人索不得,乐与故旧开心颜。酒酣舒啸调墨汁,往往好为平远山。

国初宋元临摹遍,唐朝五代相追攀。平生淡泊寡人事,说著时名恒掩耳。

富室豪门避若仇,时向僧房留片纸。怜予少年好文翰,与予故居幸同里。

过门辄唤春共酌,忘年之交但汝尔。间世家珍肆欣赏,不逆于心笑相视。

秋舫为予效李唐,又效王蒙秋山寺。别为人物皆奇绝,即写鸭鸡尤尽致。

才高行峻世无双,气和貌古堪心醉。一从离乱各纷飞,便向深山咏采薇。

身藏名亦俱欲泯,颇闻病眚掩双扉。燕子不归裘马巷,鲤鱼曾到钓鱼矶。

春晴曝画山窗下,看题岁月偏惊诧。十载离思转盼间,旧游追忆多彫谢。

君如松柏长青青,何日重逢倒玉瓶。任永冯信曾洗盥,世平目清应改观。

此意悠悠谁可论,卷藏日昃空长叹。

()

生犀百万环帐立,漏声未残楚声急。

拔山男子心转柔,夜倚芙蓉秋露泣。

帐中别酒苦如荼,不是婵娟割覇图。

鄛人愤死愁云气,吕氏田头见老夫。

汉宫三万六千日,得意蛾眉亦陈迹。

至今一曲唱虞姬,恨草摇摇向春碧。

()

可邻平地不生钱,稚地累累被索连。

困苦新图谁画此,祗愁中禁又无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