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火攻篇。先秦。孙武。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火人:火,作动词用,意为烧火、放火。人,此指人马。火人,放火焚烧敌军的人马。 火积:积,积蓄、积藏,这里指积藏的军用粮草。火积,放火焚烧敌军积藏的粮草。 火辎:辎,辎重包括武器、兵车,以及各种军用器械。火辎,放火焚烧敌军的各种军用物资。 月在箕、壁、翼、轸:月,星宿、星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空有二十八星宿,这箕、壁、翼、轸就是其中的四座。月在箕、壁、翼、轸,这里指当月亮运行经过箕、壁、翼、轸这四座的日子。 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因,依据。五火之变,这里指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应,相应、策应。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必须依据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分别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 火发于内:内,指敌军营内。火发于内,在敌军军营里放火。 则早应之于外:早,提早。早应之于外,提前从外部策应。 火发兵静者:兵,指敌军。火发兵静者,火已燃起但敌军依然表现镇静。 待而勿攻:要耐心等待而不应急于进攻。 火发上风:上风相对于下风而言,指火焰起时,烟雾飞行的顺风方向。火发上风,在上风方向起了火。 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凡是用兵的人都必须懂得有五种火攻形式及其所引起的敌情变化。 以数守之:数,规律、法则,这里指气象变化的规律。以数守之,指按照气象变化的规律,等待火攻的时机。 以火佐攻者明:以火攻作为向敌人进攻的辅助方法效果很明显。 以水佐攻者强:用水攻的方法辅助进攻,就能使攻势大大增强。 水可以绝:用水攻的方法可以隔断敌军的联系或者断绝敌军的粮道。 不可以夺:用火攻的方法可以烧毁掉敌军的人马和物资。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
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
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
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
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和陶饮酒 其二十。明代。魏学洢。 时俗竞工巧,绘画丧乃真。自从解啼笑,浑沌失其淳。江河日趋下,衣冠日趋新。每逢桃花开,慨然思避秦。举世汨泥涂,否亦随飘尘。烈士怀苦志,自立良辛勤。陶令起晋季,乐与遗迹亲。饱历馁与寒,意中常津津。诗成倩友录,酒熟漉以巾。先生古遗朴,渺渺羲前人。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ē)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邻里相送至方山。南北朝。谢灵运。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疴(ē)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有蔚者竹,其叶沃若。有美斯石,浑坚以朴。朴故无伪,沃其有仪。
淩厉岁寒,确乎匪移。君子象之,因物验己。虚中劲节,抱一终始。
竹石。明代。钟芳。 有蔚者竹,其叶沃若。有美斯石,浑坚以朴。朴故无伪,沃其有仪。淩厉岁寒,确乎匪移。君子象之,因物验己。虚中劲节,抱一终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