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火攻篇

孙子兵法 · 火攻篇
孙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夜风止。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
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
孙子说:火攻有五种目标:一是焚烧敌军的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的粮草积聚,三是焚烧敌军的辎重,四是焚烧敌军的仓库,五是焚烧敌军的运输设施。实施火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发火器材必须经常准备好。发火还要选择有利的时候,起火要选准有利的日期。所谓有利的时候,指的是天气干燥;所谓有利的日期,指月亮运行到“箕”、“壁”、“翼”、“轸”4个星宿的位置,凡是月亮运行到这4个星宿位置时,就是起风的日子。 凡用火攻,必须根据上述五种火攻所造成的情况变化,适时地运用兵力加以策应。从敌人内部放火,就要及早派兵从外面策应。火已烧起,而敌军仍能保持镇静的,要观察等待,不要马上进攻,等火势烧到最旺的时候,视情况可以进攻就进攻,不可以进攻就停止。火也可以从外面放,那就不必等待内应,只要时机和条件成熟就可以放火。火发于上凤,不可从下风进攻。白天风刮久了,夜晚风就会停止。军队必须懂得五种火攻方法的变化运用,等候具备条件,然后实施火攻。 用火来辅助进攻的,明显地容易取胜;用水来辅助进攻的,攻势可以加强。水可以断绝敌人的联系,却不能烧毁敌人的蓄积。 凡打了胜仗,攻取了土地、城池,而不能够巩固胜利,是危险的,这就叫做“费留”。因此明智的国君一定要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优秀的将帅必须认真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对国家有利,就不要采取军事行动,没有取胜的把握,就不要随便用兵,不到危急紧迫之时,就不要轻易开战。国君不可凭一时的恼怒而兴兵打仗,将帅不可凭一时的怨愤而与敌交战。符合国家利益就行动,不符合国家利益就停止。恼怒可以重新欢喜,怨愤可以重新高兴,国亡了就不能再存,人死了不能再活。所以明智的国君对战争问题一定要慎重,良好的将帅对战争问题一定要警惕,这是安定国家和保全军队的关键!

火人:火,作动词用,意为烧火、放火。人,此指人马。火人,放火焚烧敌军的人马。 火积:积,积蓄、积藏,这里指积藏的军用粮草。火积,放火焚烧敌军积藏的粮草。 火辎:辎,辎重包括武器、兵车,以及各种军用器械。火辎,放火焚烧敌军的各种军用物资。 月在箕、壁、翼、轸:月,星宿、星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认为天空有二十八星宿,这箕、壁、翼、轸就是其中的四座。月在箕、壁、翼、轸,这里指当月亮运行经过箕、壁、翼、轸这四座的日子。 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因,依据。五火之变,这里指火人、火积、火辎、火库、火队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应,相应、策应。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必须依据五种火攻形式所引起的敌情变化分别采取相应的配合措施。 火发于内:内,指敌军营内。火发于内,在敌军军营里放火。 则早应之于外:早,提早。早应之于外,提前从外部策应。 火发兵静者:兵,指敌军。火发兵静者,火已燃起但敌军依然表现镇静。 待而勿攻:要耐心等待而不应急于进攻。 火发上风:上风相对于下风而言,指火焰起时,烟雾飞行的顺风方向。火发上风,在上风方向起了火。 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凡是用兵的人都必须懂得有五种火攻形式及其所引起的敌情变化。 以数守之:数,规律、法则,这里指气象变化的规律。以数守之,指按照气象变化的规律,等待火攻的时机。 以火佐攻者明:以火攻作为向敌人进攻的辅助方法效果很明显。 以水佐攻者强:用水攻的方法辅助进攻,就能使攻势大大增强。 水可以绝:用水攻的方法可以隔断敌军的联系或者断绝敌军的粮道。 不可以夺:用火攻的方法可以烧毁掉敌军的人马和物资。

火攻篇主要讲诉对敌作战火的使用原则,包括火攻的目标、使用火攻的条件以及火攻发起后根据战况所做的兵力调配部署。

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猜你喜欢

老去如秋树,迎寒叶自飘。每逢乡信至,便有故人凋。

约几同游屐,欢犹梦昨宵。还家访东海,谁共听春潮?

()

佛回山高几何许,上山下山汗如雨。徐驱屈曲沿山隈,白云绕山凝不飞。

水田高低梯齿密,峰峦夹峙连重壁。秀禾蔓蔓铺井疆,有花点点如粘霜。

田头蜗室土为垒,三三两两依山住。我来自笑居无庐,斩茅作蓬不可居。

雨馀渗湿班荆坐,四壁菅萑任风过。谷空涧悄夜光寒,六月犹怯重衾单。

野禽啾啾叫林树,欲栖不栖如怨慕。嗟彼羽族非有情,亦因何事鸣不平。

昔日阆风真梦幻,今日荒凉不须叹。不见棠阴憩息人,曾无堂构堪容身。

身劳但愿民生逸,手足胼胝何足惜。也知吏事非清流,只恐自爱增民忧。

虚浮祸晋数百载,一推万事成隳败。我思效绩惭驽庸,十驾或可追骐踪。

况彼山泉有佳胜,遍观适足供吟咏。出游有名民不惊,不似放浪为虚行。

长江西来接天渺,溪深远通江月晓。何当挽此万壑津,为吾一洗胸中尘。

()

缺月东升夜欲阑,水天空阔浩漫漫。浪鸣柁尾舟行疾,风饱帆腰客意宽。

一点君山破雾出,半边湘岸倚篷看。莫云备历关山险,未必江湖枕席安。

()

京师敢方泄边机,北耗传讹果是非。

不见红旗加露布,颇传黄屋尚宵衣。

南风不竞师将老,春水方生虏必归。

何日灵台真偃伯,更无一点战尘飞。

()

词场同际遇,郡政接循良。珠玉篇章妙,芝兰气味长。

褒言如衮绣,雅意戒鹈梁。老格松千尺,清文水一塘。

赓酬停笔久,降叹举幡忙。当宁神兼武,开边洮与湟。

再叨藩寄重,难报主恩滂。忧职思承教,何由到讼棠。

()

戒食有章,卒食惟序。庭鸣金奏,凯收笾莒。客出以雍,撤以振羽。

离磬乃作,和钟备举。济济威仪,喤喤簨虡。

()

旱风屯夜云,夜热如病酒。展转鸡三号,倏忽秋历九。

茸裘覆掩骭,蔽絮传露肘。独行易伤怀,卫生敢不厚。

朝暾炀林木,热属又奔走。农氓土作龙,神觋水洒柳。

吁祷日以虔,甘霖竟何有。燕齐恃二麦,晓夕望南亩。

极目牛尾稀,伤心飞蓬首。茅檐烟渐出,啼泣遍黄口。

一市聊米盐,连村各携负。阴阳燮上相,干溢轸元后。

年年振官仓,渺不计生斗。救荒无善策,备急要经久。

太息桑林情,因风咏星罶。

()

茅屋秋来破不胜,野云沙树自层层。

老夫生理今抛废,日日江潭去采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