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 兵势篇。先秦。孙武。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实待之。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治众: 管理众多士卒。 分数: 原指辨别数量,此指军队各级的组织编制。 古代军队分级管理,军旅卒伍人数有一定的规定。 如百人为卒、五人为伍。 斗众: 指挥众多士兵战斗。 形名: 事物的形体和名称。 这里指军队指挥的方式方法。 奇正: 古代兵法术语。 作战以对阵交锋为正,设伏掩袭为奇;交战以正面主攻为正,机动部队侧翼、突袭为奇。 所加: 所向。 碫:磨刀石,泛指石。 虚实: 指兵力的以实击虚。 正合: 主攻部队与敌正面交战。 以奇胜: 用机动部队取胜。 四时: 四季。 五声: 五个音阶,宫、商、角、徵、羽。 五色: 青、赤、黄、白、黑。 五味: 酸、甜、苦、辛、鹹。 战势: 作战的态势。 相生: 相互转化。 疾:急剧而猛烈。 势也: 是水势造成的。 毁折:毙命, 指鸷鸟捕杀小动物。 节也: 节奏快的缘故。 险: 疾速而迅猛。 短:短促。 弩: 拉满的弓弩。 发机: 扣动弩机。 纷纷纭纭: 杂乱的样子。 斗乱而不可乱也: 战斗虽乱而自己不可被搞乱。 浑浑沌沌: 形状模糊不清。 形圆: 阵形严整。 乱生于治: 敌方混乱是由于我方的纪律严明造成的。 数:军队编制。 动敌: 调动敌人。 形之: 显露自己军队之形,即采用诱敌之法。 从: 信从。 予之: 给予好处。 责:要求。 择人: 选择人才;一说放弃对人的要求。 择,通「释」,放弃。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何处开新亩,凭谁识旧游?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
客尽江南盛,身仍塞北留。钟声林外急,倏起戍城愁。
夏日浮麓山人方君邀同诸客游山庄。明代。戚继光。 何处开新亩,凭谁识旧游?杏林金作坞,瀑布玉为楼。客尽江南盛,身仍塞北留。钟声林外急,倏起戍城愁。
秋花色云佳,金吾足芳苑。南山突然来,此兴予不浅。
渊明千古豪,固节官可免。如何青林下,见者一己鲜。
低首临兹亭,敢谓高道远。
悠然亭。明代。黄衷。 秋花色云佳,金吾足芳苑。南山突然来,此兴予不浅。渊明千古豪,固节官可免。如何青林下,见者一己鲜。低首临兹亭,敢谓高道远。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竹楼。宋代。高翥。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长卿骨已朽,延陵得兹亭。延平廖明略,大句题轩楹。
遂令干越俗,擅此今古名。高咏刘廖句,白云穿石屏。
琵琶洲无弦,我弹君能听。弹罢共一笑,白云归玉京。
干越亭。宋代。米芾。 长卿骨已朽,延陵得兹亭。延平廖明略,大句题轩楹。遂令干越俗,擅此今古名。高咏刘廖句,白云穿石屏。琵琶洲无弦,我弹君能听。弹罢共一笑,白云归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