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

落叶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

译文

秋气早来,树叶飘落,令人心惊;凋零之情就如同这远客的遭遇。

树叶翻飞仿佛不愿落地;还在诉说着不忍离开这片森林。

注释

惊落叶:树叶好像受惊似的,纷纷飘落下来。

客心:漂泊他乡的游子心情。

犹言:好像在说。惜:舍不得。

落叶 创作背景

  孔绍安原是陈朝的达官子弟(其父孔奂为陈吏部尚书)。随着封建王朝的更迭,他作为前朝的既得利益者,不可能不受到损害。陈亡时,孔绍安才13岁。此篇当是孔绍安于陈亡后不久“徙居京兆鄂县(今陕西户县)闭门读书期间所作。

  这首诗是借落叶以慨叹身世,紧扣落叶着墨,即景生情,寓托自然。

  首句用落叶惊秋的形象,比喻诗人于家国破亡后的景况。此诗开头用个“早”字,便给了读者以好景不长的暗示,这个“客”字,使我们联想起南唐李煜的“梦里不知身是客。尽管孔绍安和李煜的时代相距近四百年,各自的地位和处境也不完全一样,但其飘零感是类似的。末两句叙诗人怀恋故国的感情。它仍然采用比兴手法,紧扣落叶着笔。“翻飞二字,竭力形容诗人内心纷乱而又身不由己的神情状貌,可谓贴切。

  全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描写入秋落叶所引起的游子思归怀乡之情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惊,惊恐、惊讶。客心,飘泊异乡的游子心情。

孔绍安

孔绍安(约577-622),字不详,越州山阴人,孔奂长子,孔子三十三代孙。生于陈宣帝太建九年,约卒于唐高祖武德中年,约四十六岁。少于兄绍新俱以文词知名。年十三,陈亡入隋,徙居京兆鄂县,闭门读书,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异之。与词人孙万寿为忘年之好,时人称为“孙、孔”。大业末,为监察御史。李渊讨贼河东,绍安为监军。李渊受禅,绍安自洛阳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赐赍甚厚。尝因侍宴应诏咏石榴诗云:“只为时来晚,开花不及春”。为人称诵。寻诏撰梁史,未就而卒。绍安著有文集五十卷,(旧唐书志作三卷,本传作五卷。此从新唐书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大桶双担新井花,松盆满泻莫留些。

剌头蘸入松盆底,不是清凉第二家。

()

豪士不受羁,自然远俗格。貌兄以青莲,疑也何其特。

索米长安中,与兄安苦节。坐对亦何言,乃心如皓月。

穷交世莫骇,狂起天应悦。惠我生日诗,筵间飞白雪。

坐此不知寒,朔风徒栗烈。

()

名尘愧屡拂,世垢思一浣。急索胫已肿,虚惊背独汗。

窘步裁免跌,高谈卒成谩。辰去将奈何,磨头髻如弹。

()

龙锺七十岂前期,矮帽枯筇与老宜。

愁得酒卮如敌国,病须书卷作良医。

登山筋力虽犹健,闭户工夫颇自奇。

今日快情春睡足,卧听檐鸟语多时。

()

秋日西山明,胜趣引孤策。桃源数曲尽,洞口两岸坼。

还从罔象来,忽得仙灵宅。霓裳谁之子,霞酌能止客。

残阳在翠微,携手更登历。林行拂烟雨,溪望乱金碧。

飞鸟下天窗,袅松际云壁。稍寻玄踪远,宛入寥天寂。

愿言葛仙翁,终年炼玉液。

()

矻矻官曹兴易穷,得闲何惜一樽同。

傍愁边到无恶客,从竹间来皆好风。

胜日诗狂输酒圣,转头渭北复江东。

雕鞍未作扶携去,更放兰缸子夜红。

()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

铁凿金锤殷若雷,八滩九石剑棱摧。竹篙桂楫飞如箭,

百筏千艘鱼贯来。振锡导师凭众力,挥金退傅施家财。

他时相逐四方去,莫虑尘沙路不开。

七十三翁旦暮身,誓开险路作通津。夜舟过此无倾覆,

朝胫从今免苦辛。十里叱滩变河汉,八寒阴狱化阳春。

我身虽殁心长在,暗施慈悲与后人。

()